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ETF和股票、基金的分別在那裏》

網上看到一個很生活化的比喻,假設金融市場是一個自助餐廳,那股票就是一道道的菜,你的投資組合就是那個便當紙盒或者餐盤。


今天如果你自己挑選青菜放進便當盒中,你可以全買肉類,或是配搭任何青菜,這就是買股票的概念。不過如果不想要花時間選菜,你可以請一個人來幫你選,他會幫你挑出他覺得最好吃的菜裝進盒中,只是你除了菜錢還要多付一點手續費,但又不保證一定會好吃,這就是基金。


ETF的話呢?就是不另外請人挑選,直接買自助
餐廳中的熱門菜色,甚至是整間餐廳的菜都買下來。ETF和股票比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研究單一的股票,也不用一直頻繁的主動交易,同時又能輕鬆分散風險。

而ETF和基金(以主動型基金為例),差異在於ETF是被動式管理,和基金主動式管理的管理費相比就便宜許多,而ETF價格會隨指數波動,且可以隨時交易,基金一天就只有一個價格,而且只能在盤後交易。

總結一下ETF的優點:

1.  交易方便

2. 交易費用低

3. 被動式管理

4. 周轉進出率低

5. 持倉組合透明度高


所以這麼多優點,是代表一定能賺到錢?


當然,不過有個前提,這也是被動投資的精隨,一個字「擺」! 


甚麼意思呢?就是不要頻繁的進出,然後放長期就對。



「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選股以及決定買賣的時機。投資報酬90%以上的波動,決定於所選擇的投資類別及其比例,10%以下由選擇股票基金、進出場時間點決定,而後者幾乎不重要」





ETF和基金(以主動型基金為例),差異在於ETF是被動式管理,和基金主動式管理的管理費相比就便宜許多,而ETF價格會隨指數波動,且可以隨時交易,基金一天就只有一個價格,而且只能在盤後交易。



圖片來源:《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