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肌肉就是力量》

有一個比喻叫做「肌肉力量就像金錢」。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辛苦工作努力賺錢,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達到財務自由,能過著想過的退休生活。但往往賺到了財富卻失去的健康,最後金錢都花費在醫療和長照上,沒有了身體自由。


為了財務自由,所以要努力累積財富,但是為了身體自由,又努力累積了多少肌力和骨質?投資理財的廣告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又說「越早開始,財富累積的效果越好」。但廣告沒說的是,理財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投資的標的和方法要正確,不然暴漲暴跌,最後長期累積下來的不是財富,而是鉅額虧損。


肌力訓練也是一樣,首先要講求方法正確,然後儘早開始,慢慢累積,等到年老時才有足夠的肌力和骨質,能夠維持身體自由。而不正確的訓練方法,不但無法增進肌力和骨質,長期反覆的勞損,反而可能會累積成運動傷害。


有人問,我現在的生活過得很好,為什麼需要練得那麼強壯?你練得那麼強壯,還不是會生病? 關於Spuat、 Pull up、Dip、Deadlift... 要做到若干下數、Core 能承受多少身體重量,才算足夠強壯,也是有一定的標準。根據研究發現,有這樣肌力程度的運動員,運動表現較佳而且較不容易受傷。也許對一般人套用這樣的標準並不太合理,所以我也不想定義多大的肌力才算足夠,我只想問你準備好未? 


準備好什麼? 


準備好足夠的生理儲備 (physiologic reserve),以應付突發的意外狀況,例如生病或受傷。 年紀漸長,身體各個器官會逐漸衰退,而生理功能也跟著逐漸下降,隨著生理儲備的減少,最後僅能勉強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一旦遭遇傷病,就會兵敗如山倒。 


臨床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原本日常生活還可以自理的患者,在某次傷病後,變得虛弱臥床從此不起,這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儲備已經減少到了極限,所以不堪一擊。而一般人的觀念又覺得虛弱就需要休養生息,不能過度勞累,但長期的臥床少動,更會造成惡性循環,使得其它器官功能更加的快速衰退,直到死亡。 


器官功能隨著年紀而退化是無可避免,但能靠著良好的生活習慣來減緩。而肌力和骨質,不僅可以靠著訓練來減緩衰退,甚至有可能進步,唯有肌力訓練,才能打破一直衰弱的惡性循環。天有不測風雲,再怎麼健康和強壯的人也無法避免意外,但是我們可以做好準備,建立起強壯的身心,而能從容面對意外的降臨。 


肌力就像錢,錢賺夠用就好?最好你能確定永遠就只花這一點錢,而不會突然需要巨額的花費!


結論就是肌力就像錢,也不像錢。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就萬萬不能。有足夠的肌力,才能夠不依靠別人,就可以從事自己想做的活動。年輕時要存足夠的金錢,才能確保退休後的生活無虞。同樣的,年輕時也要訓練出強壯的肌力,才能確保退休後有體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努力不一定賺得到錢,退休後沒有收入,就只能省吃儉用坐吃山空。但努力就能夠訓練出強壯的肌力,而且可以活到老練到老,持續進步。


Source: 大夫訓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