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自我實現預言》

美國社會學家 William Isaac Thomas於1928年提出 - 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個人起初對事件的演繹會導致相應的結果發生(If men define situations as real, they are real in their consequences)。


看法負面,不去行動,自然達到目標的機會是零。
看法正面,有動機有行動,其實不是保證一定會成功,因為當中還有運氣,環境等等其他因素。


有行動不一定成功,沒有行動是一定會失敗。自我實現預言,負面的實現效果機會率,會遠比正面的實現效果機會率為大。


牛市之中,投資者覺得股市會升而買入,越多人相信股市會升,越多人買入,股票的需求遠遠大過供應,股市會升得更勵害。熊市之中,投資者覺得股市會跌而賣出,越多人相信股市會跌,越多人賣出,股票的供應遠遠大過需求,股市會跌得更勵害。股市內有大量大大小小投資者,這個如集體潛意識,思想,買賣操作,市場走勢,互相影響。當中還加上衍生工具,令到升勢和跌勢都加劇。


投資者會覺得自己的眼光獨到,準確預測到股市的走勢。


如果一個人視股票投資純綷是賭博,會偏向All-in心態去押重注在單一投資項目,不會理會風險,不會理會公司基本因素和分析,只想在短時間內搏一搏去得到巨大回報,不斷頻密交易,用大部分甚至全部資金參與衍生工具。得到的效果多數是如賭搏般效果,心情大上大落,很難達到長線可持續性的穩定投資回報。


牛市熊市的例子,買入或賣出都是有作出一種行動,不過當事人忽略市場和很多投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歸納為自己的判斷能力神準。不過如果純粹看回報,操作配合市場心理是否都是其中一個獲利條件?


視投資如賭博的例子,看法和假設影響了自己對於投資的感受和得到的回報。思想,行為,現實,它們之間互相影響,有着微妙的互動關係。

這𥚃不作結論,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