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比打工更重要的事》

學校應花更多時間教授其他重要的事,包括思考人生、追求夢想、認識自己、定立目標、堅毅意志、創意思維、執行力、正向思維、管理時間技巧、領導能力、管理技巧、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兩性關係、戀愛技巧、婚姻技巧等,人生不止是打工,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學校應花更多時間教授這些,而平時我們的所學,都只為作為僱員而準備。


可能你會說,學習成為僱員十分重要,因這是我們社會的生存技能,而學校正是教我們有賺錢的能力。雖然這點是正確,但卻不全面,學校想教我們在社會上的生存技能,即是教我們能在社會上賺錢,但賺錢有很多方法,打工卻是其中一個方法,而且更是眾多方法中賺錢最差的方法。


我不否認教學生基本的打工技巧都有用,但若然學校的目的是教我們有在社會上賺錢的能力,那麼應同時教更有用的賺錢技巧。


重要的理財知識完全沒教,這是一件極有問題的事。而一些金錢概念亦沒有教授,包括金錢知識、財富概念、投資技巧、投資工具、貨幣運作等,這些都是處身於資本主義社會必需要知的知識,可惜學校連基本都無教。另外,比打工賺更多錢的技巧,包括做生意、投資物業、投資股票等的技巧,同樣沒有教授,這明顯是教學上的錯配。


這種過份著重打工的概念不止存在於學校中,更存在於我們的家庭、社會、以及大多數人中,大部分父母都會鼓勵子女打工,而大部分人都會用較多時間在打工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