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

22歲前,我們懵懵懂懂,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影響很大,偏偏有些父母實在太忙,或者是根本沒盡到教導的責任,像是有些家庭吸毒、酗酒、賭博、家暴,光這些麻煩事情就足以讓讓他們的下一代往底層墜落。


這些孩子笨嗎?不笨。

這些孩子活該?當然不是。


這些人就必須抓住最後的浮木,也就是社會教育,如果有自覺的人就會知道學習的重要,過去22年的落後當然不是出社會一兩年就可以全部追上,但至少花個5~10年的苦學,也是可以彌補,這時往往年紀也是30歲上下。


放下心中的傲氣,做好該做的,賺到錢才有底氣。投資理財的前提終究還是要先有「錢」,懂再多卻沒錢,那也是無法啟動投資這個開關,況且,這社會是這樣,有錢會越來越有錢,資本主義的規則相當殘酷,就算以前的家人長輩沒辦法教這些事,在學校也沒遇到貴人師長相助,那出了社會就是自己要去用心理解跟體會。


「貴人就像是一把火,遇到之前你必須累積夠多的木炭。」


上位之間要的是資源、資訊互換,對中產跟窮困之人,假設在其身上看不到能換的,例如用高薪換才能、用獎金換加班等等各種交換。那上位者絕不可能與下位者有多作牽扯。因此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利用價值的人」,自然而然生活就越來越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