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有一個優點,就是對自己誠實。他可能會為了利益而騙你,不過他會盡量不騙自己,總是知道自己做甚麼是為了甚麼。所以你問他,他為甚麼不生孩子呢?是因為天下不夠太平,你不夠有錢嗎?
他們就誠實的答我:生孩子會降低生活品質與自由。
正是他們有錢,所以他們才更不想生,有錢,代表能夠享受很多世界上不同的東西,各種享受,到各處旅遊體驗,各種刺激的玩意,當然,性欲的需求也是絕對能用錢滿足的。而限制他們享受的不是錢,而是時間,他們生了孩子就會少了時間,他需要時間去享受人生。
至於外面網絡流行說「沒錢不要生孩子害了他們」,他們的評語是,這樣說的人,有一天賺大錢了,會生個孩子出來去讓他們有個富裕美好童年,還是把錢用在先滿足自己之上?不太可能是前者吧。他們就直接說,其實大家想的都一樣,只是不好意思「不想生個孩子出來害了自己」,就改說「不想生個孩子出來害了孩子」,但實際上孩子指的不是那個未存在的嬰兒,孩子指的是自己。
那麼我問他,那你未來有可能會生孩子嗎?他答我,如果他有一天覺得想要體驗當個父親的快樂,他就會生,天倫之樂也是享受人生的一部份,某天他應該也會有興趣,但不是現在。
我想這傢伙很有參考的價值,他說他不生仔就是因為錢是自己賺回來的,至於那些會很年輕就生仔的有錢人,往往是因為家裡有資產繼承,上一代會要求早點製造繼承人,而且他們掌握了遺產的分配權力,自然有籌碼要求下一代早點生孫子給他們。可是如果沒有資產繼承這回事或不太在意,那麼父母又憑何迫他呢?
這令我想起我在大學裡讀的歷史,講的是二千年前的古羅馬與古希臘的末期,生育率在下降,其中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帝國繁榮到頂點,男女的生活變得自由,結果就不太願意成為父母,生育率就這樣下降,然後變成必須引入外來人口去維持社會。
當沒資源時,人數就是資源。當有資源時,人數會分散資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