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任性不是自由》

「自由」和「真自由」完全不同。自由是一種選擇權,而真自由是一種選擇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能選擇去做,也能選擇不做,心裡完全沒有掙扎。做,是自由,不做,才是真自由。


就像一個人戒了酒,路過海產攤時聞到那熟悉的味道,如果他還會心癢難耐,那只是用意志力壓住慾望,但如果他連心癢都沒有,那才叫真自由——因為那不是壓抑,而是解脫。


自由是「我可以」,真自由是「我不需要」。


你可以把手機放下,也可以滑到半夜不睡。你可以大吃大喝,也可以清淡過日。你可以怨天尤人,也可以選擇覺察與負責。


問題在於:你是「被逼著選擇」,還是「覺察你在選擇」?


你以為的自由其實是成癮。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你能不能從慾望裡抽身,不靠強忍、不靠勉強,是發自內心地不想被這些東西牽著走。


很多人說要自由,其實只是想逃避不自由的感覺。像是有人覺得婚姻是牢籠,但其實讓你窒息的不是婚姻,是你從來沒學會怎麼「相處與表達」。有人覺得工作是束縛,但真正把你困住的是你心底那份「我能力不行」的無力感。


外在的束縛很容易打破,內在的枷鎖才難鬆開。


當你不再被「我應該這樣」、「別人都那樣」、「我如果不這樣就完蛋」這些信念綁架,你才會發現,原來真正的自由,不是在外面找答案,而是在裡面找到寧靜的選擇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