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五讀書》

最後,就係讀書。字面理解固然可以,但讀書都只係手段,目的係要學習。


學習,最重要唔係勤力而係動力。


無人識晒世間所有嘅知識,每個人總有唔識嘅事;有啲人會覺得學習好攰,但亦都有啲人會因為見到自己仲有進步嘅空間而見到目標。學習嘅真正動力,係因為知道自己嘅不足;越係謙卑嘅人,求知慾越強。


謙卑,唔係去否定、貶低自己,唔係無信心;反而係有自知之明嘅人先清楚知道自己識啲乜,唔識啲乜,有乜嘢要去學。


更重要係,就算你條命生得唔夠正,時勢又好紛亂,你亦都改變唔到自己身處嘅環境,無法專注,情緒上又做到寬恕別人放過自己,最後你都仲可以去透過學習去搵出路。


最有效嘅學習,係從經驗累積有用嘅知識。所以,行動以外一定要反省,如果唔係就唔係學習而係撞答案。相反,假如只有讀書(或者睇 YouTube)而冇行動,亦都唔係真正嘅學習;過得一段時間,一切都會忘記,結果亦只係浪費時間。


總結以上嘅反省,首先嘅問題係我哋係唔係能夠面對得到自己,假如連自己對自己都唔了解,好難有進步嘅機會,亦唔會去嘗試學習新事物;甚至對個世界,對其他人都覺得係滿懷敵意,忘記咗自己嘅善良,漸漸變成一個虛偽、表裡不一嘅人,終日都有一股無以名狀嘅心理壓力。為咗填補呢份不安,有人會追求身外物,但係面對控制唔到嘅外在世界,更加容易然感到徬徨不安,尤其係當時勢的確係好紛亂嘅時候,加上呢種心理狀態之下,好容易同自己講,不斷催眠自己,同自己講根本「無選擇」、「係咁㗎喇」,唔會理性去分析,有啲乜嘢因素係可以控制得到,唔會去諗吓自己仲有啲乜嘢出路,最終就算轉換環境,亦都只會覺得自己係被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