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一命》

呢個世界有啲因素我哋可以控制,有啲唔可以;有啲人一出世就係大富之家,只要唔行差踏錯都可以一世無憂,但亦有富二代、三代可以將家業敗清光。當然,呢啲例子都係少數。但如果睇客觀數據,有家底嘅細路,不論成長嘅環境同日後發展嘅空間都比其他人多。


有位經濟歷史學者 Gregory Clark 做咗一系列研究,嘗試去搵出社會流動性嘅變化。簡單講,佢嘅測試係假設社會隨著發展會有充分流動性,傳統社會精英階層同「低端人口」嘅姓氏,佢哋嘅後代係現代社會晉身專業甚至精英階層嘅機會應該相等。但從數據顯示,就算係好多代之後,過去傳統社會精英階層嘅後人,往往都有更大嘅成就。當然,有人質疑呢個研究方法,而剛才嘅解釋亦係過份嘅簡化;因為佢係推論嘅過程,用咗唔少統計學嘅手段去排除各種可能出現嘅扭曲同誤差。所以,有興趣嘅朋友可以去搵 The Son Also Rises 呢本書去睇,了解佢用嘅方法。從學術角度去睇其他人嘅研究,有時其實係觀摩排除各種可能性嘅推理同手段,多過去睇個結論。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講,The Son Also Rises 最具爭議嘅發現同結論,係不論種族、文化甚至乎子女數目,似乎係出身傳統精英家族嘅後人,繼續係社會上有一定嘅優勢。


Gregory Clark 最具爭議嘅推論係,一個人嘅成功,或者都同個人嘅基因有啲關係;亦即係所謂嘅「龍生龍,鳳生鳳」。


講到呢度可能會有人以為,我一係就好贊成呢種睇法,一係就完全否定呢種睇法。但我會話:「咁又點?」


「咁又點?」無錯,就算天生因素有影響,咁都唔代表係完全決定咗我哋每個人嘅未來。有啲人甚至乎一生出來就有缺陷,要比其他人克服更多嘅困難。又或者,有啲人家境好複雜,有啲人又可能比起其他人更平庸,但咁唔代表佢嘅一生從一開始就注定係失敗。真正嘅失敗,係唔肯去面對自己嘅缺點,唔會搵方法去克服自己嘅限制,然後就用一句「整定嘅」去逃避。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呢句說話唔係咁容易明,甚至會畀人覺得涼薄,但事實係世界上有好多人先天條件唔係咁好,但最終都叫做過咗一個無對唔住自己,無對唔住其他人嘅人生,我覺得咁樣已經叫做頂天立地。


又有人會將其他人嘅成功,講到係因為佢係「天才」。其實我唔鍾意讚人哋係天才,覺得抹殺咗人哋後天嘅努力。我唔係話呢個世界無天份嘅差異,但如果一個人某方面與眾不同,佢亦好大機會因此嘅有其他人唔理解嘅煩惱。可能「天才」運動員嘅際遇會好啲,但我認識其他方面真係特出嘅人,多少都有啲孤獨同寂寞。而且呢個世界無完美嘅人,只係有一、兩樣特殊能力嘅人,最終都未必有發揮嘅機會。


所以,天才又點?天才咪一樣要努力。


所以,講到尾,都有一句話係:「好命不如好運。」又或者另一個講法係:「三分命,七分運。」咁究竟乜嘢係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