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理財102 生活中的期望值》

最想要的,並不代表是最值得的。


某些時刻,努力追求一項目標,想破頭做出一項抉擇,並且希望自己不後悔於自己的決定,而在作出決定前,我們都不經意地做了「期望值」的評估。期望值,這個值絕不會是我們所期望的,而最直白的解釋意思,應該可以說成是,考量所有發生可能的「機會成本」的預期值。這邊我們當然是不做離散、連續隨機變數期望值的數學研討。而是想分享一些生活遇上有趣的事物。

一個人爬山能判斷出他個性。如果一個人穩穩的,不疾不徐踏著自己的節奏腳步,那是最好,代表這個人沈得住氣,有擔當。當一個人汲汲營營,一直向前衝,跨大腳步一直往前,那是沒耐性,是個急性子,但有想法有憧憬。而有一種人,一下子慢一下子快,跟著別人的慢節奏卻又想加快自己腳步,那種是最沒定性最讓人擔心,難以完成目標的人。


在緩慢的穩、快速的急當中,沒有好與壞,但當然爬山需要的正是訓練慢下來,以穩穩地感受腳步前進,沈的住氣一步步的踏實感。在不同的工作任務中,參雜著各式高高低低的難度,難度倒是其次,更須辨別的是工作是專案、管理、產品不同性質上的差異,在這其中,更需找到屬於自己節奏的步伐,去適應工作、去調整自己。

爬山方法對了,體力自然就出來。沒有真的很堅強很能堅持的人,不過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持下去。經驗,則會在尋找的過程中有大大幫助,走過的路多了經驗多了,無論在尋找主軸、設計自己的巧思上,都能使自己有更想往前的動力,維持在不停歇的心態。這一路,有幸聽了許多人分享寶貴經驗,但其實根本沒聽進去什麼,總是在自己體會後,才認知到原來當初有人提點過自己而會心一笑。


不過所有經驗都是來自於這些跌跌撞撞,覺得無助覺得迷惘,其實這就對了,再浪費個幾刻光陰,會感謝這些的狀態。

最後是很喜歡的一句話,「你錯過的,別人會得到,正如你得到的是別人錯過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