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錢的商人來到一個小島上渡假,雇用了島上的一個漁夫當導遊。
幾天的相處下來,商人跟這漁夫說:
「你為什麼不買一艘新的漁船,你就可以捕更多的魚,賺更多錢呢?」
漁夫:「然後呢?」
商人:「你賺的錢存下來就可以買第二艘、第三艘漁船,擁有自己的船隊。」
漁夫:「然後呢?」
商人:「你就有資本建設魚罐頭工廠,行銷全世界。」
漁夫:「然後呢?」
商人:「你就可以像我一樣,每年可以有一個月優閒的在這小島上渡假,享受自己的人生。」
漁夫回答商人說:
「可是,我現已經天天在這小島上渡假享受人生啦。」
說完兩人沉默不語,最後,商人留下一句話:
「也許你覺得自己可以一直在這座小島上度假,但這樣的生活只是我一年的其中一小部分。」
這故事在網路上流傳很久,但大多的版本並沒有談到商人最後一句話。故事看到這裡,可以有兩個層次的解讀:曾經聽一些朋友說過:「我不需要太多錢也能過得很好。」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何必需要這麼拼命努力呢?如果因為花了很多時間,但卻錯過當下的享受,是否很不值得? 就像故事裡的漁夫,他也許已經達到人生中理想的狀態,每天只要稍微補一下魚、偶而幫遊客當的響導,剩下的時間可以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以及優美的海島風光。
但商人最後說的一句話,談到了第二層不同的思考:
「這樣的生活,只是我一年中的一小部分。」
意思是漁夫的生活看似理想,但實際上漁夫對於生活並沒有擁有「選擇權」,漁夫沒有積蓄,一但離開島嶼就失去收入,他無法帶家人去世界其他的角落看看,也很難買新車、新房子,當孩子需要更高的教育與視野時,他可能無法提供,如果大環境改變,一但魚群或遊客不如以往時,他生活品質也會立刻大打折扣。一但換個角度思考,漁夫看似過著天天度假的「理想生活」,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抵抗風險的能力。
如果漁夫希望真正擁有選擇權,他必須做甚麼改變?商人給他的建議已經說出了答案,表面上看起來是擴大漁夫的事業範圍,甚至背後還會有些讓人擔心的問題:過程可能會失敗、擴大經營不一定有市場、害怕擔負債務、擔心生活品質變低。但漁夫透過走出舒適圈面對各種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你就能擁有更多人生的選擇權。
很多時候你期望著改變,但因為現狀並不差,因此並沒有著手開始行動。到底該奮力一搏,還是該穩定守成?其實只取決於你希望自己擁有多大的選擇權。
1. 當下生活過得不錯,不代表自己擁有選擇權。
2. 想增加選擇權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持續成長、真正擁有選擇權之後,許多時候我們會遇到另一個執行上的問題,就是自己很想改變現狀,但總是不敢跨出那一步,到底該怎麼改變呢?
「如果可以過更好的生活,為什麼大多數人不敢奮力一搏?」
你一定聽過有些人說:努力付出又不見得能改變!這句話沒錯是事實,但背後也代表了不願意冒任何風險。很多時候選擇安全看似聰明,但其實只看到事實的一面。實際上,改變需要冒的風險不見得巨大,但不想承擔任何風險的人,永遠很難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所得到的結果,常常並不是取決於自己多聰明或多努力,而是取決於自己心中的價值觀。
改變除了努力,還要勇於承擔一點風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