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清楚何謂工作? 工作具有三種意義:
第一種意義是「賺錢」,是為了餬口,就連莎士比亞也必須靠寫作賺取麵包和奶油。
第二種意義是「存在感」,人們渴望在工作中發揮自身潛力,藉此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倘若工作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工作就會變得很痛苦,就像那些認為「上班時的我是行屍走肉」或「真正的人生下班後才開始」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
工作的第三種意義是「貢獻」,無論哪種工作都是為了滿足部份人的需求而出現,此每種工作背後皆有其受惠者。在工作原本的基礎上,將「幫助別人」納入目標之一,渴望透過工作幫助到某些人,創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何謂天職?
「賺錢、存在感、貢獻」是工作的基礎價值。每個人心目中對這三種價值的優先順序都不同。有些人將存在感視為首要價值,賺錢其次,最後才是貢獻;也有人相較於賺錢和存在感,更重視貢獻。工作價值的優先順序不同,所做出的職涯決策也可能不同。重要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三者中只要少了任何一項,就會對工作感到不滿。
古代西方人將「毫無意義、白費力氣的勞動」視為最可怕的刑罰之一。
希臘神話中的達那伊得斯(Danaides),由於殺死自己的丈夫受到處罰,餘生都在灌滿永遠也不可能灌滿的無底桶中渡過。欺騙眾神的薛西弗斯(Sisyphus),被詛咒必須不斷地推巨石上山,抵達山頂後,石頭又會再次滾落至山腳下,一再重複推石頭上山的過程。
小說家卡繆(Albert Camus)曾說過:「沒有工作,生命會腐朽。但沒有靈魂的工作,生命會窒息而亡。」讓達那伊得斯和薛西弗斯痛苦不已的,不是巨石和無底桶,而是失去工作的意義。他們所做的工作,完全無關乎賺錢、存在感與貢獻。
所謂的天職,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換句話說,天職就是能解決生計,並讓自己富有存在感,同時能對世界做出貢獻的工作。因此,你必須問自己:「賺錢、存在感、貢獻,三者中我最重視的工作意義是什麼?」進一步再問:「我所追求的工作價值是什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