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慢性自殺的生活模式》

自我療癒何其困難,因為哀悼的歷程總是隱而未顯,但時間從不停歇,新的失落很快添加在舊的失落之上,直到某種症狀強迫我們必須面對為止。這些症狀中最常見的就是失眠,甚至是捨不得睡。透過報復性的熬夜,來補償好像白天生活太過「充實」(其實只是無意義的匆忙)的遺憾。


許多人因此失去了最基本的休養本能,陷在慢性自殺的生活模式裡。


想要找回白天失去的自我,這是即便晚上很累也要熬夜的朋友,常說出口的理由,白天累積太多難以處理的壓力,或者說是來不及表達又堆積在心裡的情緒,在夜晚也不被允許,用傷害身心的方式逃離。


我也眼看著這樣的現象,在眾多朋友中蔓延,有些心疼與無奈。


最終,白天能過有意義的生活,或者換成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學到適當的狀態去應對,或者願意在夜晚好好面對自己,並且給自己的身心安歇,才能停止這樣的堆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時間同價值嘅無聲掠奪》

「忙」成為打工仔標配,「加班」變成家常便飯。 收工後要秒覆工作訊息?周末on call叫「有責任心」?Project急就要連續捱通頂仲要話「應該㗎」? 當「彈性上班」變成「無限工作」,「提升效率」變成「工作量翻倍」,你嘅私人時間就俾呢套「正常邏輯」慢慢蠶食。 當「付出」被視作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