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窮人不知道的事1》

認知第一層次

事實上,有錢和奢華生活不一定掛鈎,有錢只是代表你有「選擇」。例如,窮人和富人一樣可以三餐粗茶淡飯、也一樣可以天天上班,分別是前者「只」可以粗茶淡飯、天天上班;後者既可以粗茶淡飯、天天上班,也可以在想要的時候,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或退休不幹。


富人和窮人的最大分別,是在生活方方面面的選擇,無論是衣食住行娛樂還是醫療旅遊投資,或是想不想退休,前者的選擇都比後者多太多。


富人會因太多物質而煩惱?這根本是個偽命題。有人用大量時間研究名車與養車,有人用大量時間購買衣物與收藏手袋,因為他們的興趣就在那裡,他們只是選擇將金錢和資源放在自己的興趣上,並視之為享受,又怎會引以為苦?錢只是工具,因為有錢覺得要做,那只是金錢的奴隸,不是富人。


窮人最大的「打飛機」行為,就是他們以為富人有富人的專用煩惱,窮人不會有——現實是,富人的煩惱窮人一樣都不會漏下,只是子女爭家產或子女爭公屋的區別而已,窮人的煩惱就只屬於窮人!


不少窮人一夕暴富,幾年就打回原形,因為他們不懂金錢背後真正的意義,有錢後就只懂追求物質,缺乏以金錢維持自己長期「選擇的自由」的能力。所以富人認知的第一層次是:知道金錢的意義不在於物質,而在於「選擇」和「自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