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愛?最客觀的答案是,愛就是選擇,選擇就是放棄。因為你愛吃麵,所以你在午餐的時候,才選擇吃麵,而放棄了吃飯。對其他事物的愛,也可以如是論之。母親愛自己的兒女,就代表她選擇自己的兒女,優先於其他任何人,比方說在一場災害中,會優先救自己的兒女,而不是別人。
那麼,愛是一種美德嗎?課本總是告訴我們愛是偉大的,例如母親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的。人類對國家的愛是偉大的,甚至人對於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的愛,都是偉大的。再加上上世紀六十年代嬉皮士運動高舉愛與和平的影響力,去到我們的世代,我們對於愛是一種好事這件事已經被洗腦至毫不懷疑,甚至不能挑戰。愛,就是正面,偉大,好的東西。
所以才會導致一堆人向公眾聲稱,我很愛甚麼,很愛甚麼;在中國這種地方,也是人人都自稱愛國,大家都是愛國者;在台灣,一堆人愛台灣,也有一堆人愛中華民國;連香港在前幾年,就很多人大叫我好愛香港之類的。搞到愛國本身就是一個優點,人人以之自豪,動不動就愛這字宣之於口,愛鄉土,愛人民,愛這,愛那。
我們看到這些行為,多少會覺得有點不對勁,因為怎看都不像美德。況且,再看下去的話。我們更發覺多的是一堆人愛國地移民,移民有錯嗎?移民只是個人選擇,並不是甚麼問題。不過移民之後繼續愛國,我想很多人都會有種詭異或矛盾的感覺。至於香港與台灣,更出現了一群很愛香港或台灣之餘,移民了之後卻同時表示不介意香港或台灣毀滅的人,說著我移民了就看著這些地方玩完也沒所謂反正影響不到我,同樣的,令人感覺到不協調。
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的課本,並沒有把愛何以偉大教清楚。甚至沒有把愛是甚麼教清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