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算式:2³=8。這裡面的3就是指數,8就是冪。而這個2,叫做底數。這種算法,叫做乘方。
我猜,你可能也看過這樣兩條算式。
1.01(365)=37.8。
0.99(365)=0.03。
這兩條算式,看上去沒有問題,也很勵志。但問題是,它忽略了有些東西的進步,是做不到每天1%的。比如說,勞動力水平。你一天能組裝200個手機。但不管你這一年內怎麼提升自己,一年後都不可能一天組裝756個手機。體力勞動者做不到,腦力勞動者也做不到。
那誰能做到?
機器人。
所以,這和商業世界有關係嗎?有。我舉個例子。比如選賽道。
我有個朋友,有次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激動地對我說:我發現餐飲業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一家公司可以佔據全國5%以上的市場份額。但互聯網行業,一家公司可以佔據70%。說明餐飲行業還有巨大的機會。餐飲業有4萬億的市場規模。如果我用互聯網公司的方法進入餐飲業,也乾到70%的市場份額,那不就是一家年收入將近3萬億的公司?比華為還大好幾倍!
他激動萬分。但,他用互聯網的辦法,就真的能做成一家年收入3萬億的公司嗎?你知道,今天中國最大的餐飲集團,是哪一家嗎?不是海底撈。是一家叫做“百勝中國”的公司。
如果你沒有聽說過百勝中國,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品牌: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等等。百勝中國一年的營收大約600億。中國餐飲業總規模4萬億,600億大概佔1.5%。百勝中國,已經是極其受尊敬的餐飲集團,你去研究它的管理方法,已經是令人嘆為觀止了。但是,依然只佔中國餐飲市場的1.5%。在互聯網行業,1.5%的市場份額,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為什麼?因為餐飲市場,天生是個趨向於“分散”的市場。
百勝中國,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有“資本”的加持。百勝中國在互聯網(會員、外賣)上也做了大量創新,所以也有“科技”的賦能。但是,到最後的最後,肯德基的每一塊炸雞,都需要被具體的人炸出來,每一盒漢堡,都需要被具體的人包起來。雖然有資本和科技的加持,但是年收入600億的百勝中國,更重要的依然是“勞動力”。
你猜百勝中國有多少員工?44萬。
你想像一下,你管理40個員工的時候,是不是已經覺得很難?管理400就更難。管理4000,4萬呢?百勝中國管理了44萬員工。如果要做到6000億,佔中國餐飲15%的份額,可能就需要440萬員工,甚至更多。
科技公司華為,2021年營收6300多億。但是你猜華為有多少員工?13萬。
科技公司用13萬員工做到6000多億收入。而餐飲業要做到同樣的收入,可能要至少400多萬員工。到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沒有一家公司,能管理400萬員工。目前最大的是沃爾瑪,大約230萬。
也就是說,在餐飲業,一個以勞動力為主要生產要素的行業,幾乎是不可能出現超過10%市場份額的巨頭的。換句話說,在餐飲業,創業公司的收入,可能就不遵循冪律分佈。餐飲業的創業公司的收入,可能會遵循正態分佈。
所以,如果讓你選,你要進入哪個行業,選擇哪個賽道?餐飲業,還是互聯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在數學規律的作用下,餐飲業,符合正態分佈,而互聯網,符合冪律分佈。理解了數學裡的指數和冪之後,你才會明白,打打殺殺,都是小事。
選擇在哪裡打打殺殺,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