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商業世界的笛卡爾坐標》

這個“二維直角坐標系”,用橫軸(能力),和縱軸(態度),把可選的員工,分成了四個像限: 


明星。能力強,態度也好;小白兔。能力弱,但態度好;

土狗。能力弱,態度也差;野狗。能力強,但態度差。


當你如果能向笛卡爾一樣“升維思考”,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不僅有能力強、態度差的“野狗”,或者態度好、能力弱的“小白兔”。

這個世界上,還有兩個都好的“明星”,以及兩者都不行的“土狗”。明星,小白兔,土狗,野狗。這就是阿里把員工分類的方法,是個典型的二維視角。

但是,我們再認真思考一下。小白兔為什麼要培養使用呢?小白兔值得培養嗎?是想把小白兔的能力培養好,成為明星嗎?如果這樣,那為什麼野狗不能也“培養使用”呢?把態度調整過來,也培養成明星呢?這時,我們就需要繼續升維思考。在態度、能力兩個維度之上,引入第三個維度:可塑性。我們都想招到明星員工。但是明星員工畢竟是稀缺的。我們身邊遇到最多的是土狗。其次是小白兔。然後是野狗。明星,很多都在大廠的關鍵崗位上,挖不動。那怎麼辦?把土狗、小白兔、野狗,培養成明星員工,可能才是可行之路。那麼,誰更容易培養?這就涉及到“可塑性”這個維度了。

那麼請問,是一個人的能力更可塑,還是一個人的態度更可塑呢?當然是能力。


人與人之間,當下的“能力水平”,當然有差別。但是人與人之間“能力天花板”的差異不  大。而且,大部分人離自己的天花板,還差很遠。即便是明星。所以,只要態度好,能力是“可塑”的。但是態度就不一樣了。


一個人的價值觀,德行,態度,是過去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塑造的。一旦形成閉環,非常難改變。除非是遇到一些重大的人生變故,大部分人會在自己的信仰、價值觀、習慣裡走不出來。態度的可塑性比較差。所以,當我們用三維視角看問題,心中放的,就不僅是今天的明星員工,更是未來的明星員工。一套“員工培養體系”,就會建立起來,為公司的發展,不斷“種植”明星員工,而不是“採集”。


這就是笛卡爾坐標係了不起的地方。了不起在,他創建了一個重要的思維工具:維度。一旦有了前後,左右,上下,三個維度後,我們混沌的思考,就可以被結構化地被拆分為三個方向進行分別研究,然後再疊加起來深度思考。這個過程,我稱之為:升維思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