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如何保持第一?》

 


《在大腦外思考》的作者是備受讚譽的科普作家 Annie Murphy Paul,她擅長結合故事、案例和科學研究,用淺顯易懂的敘事帶讀者認識科學背後的樂趣。她寫的這本書,是我最近很感興趣的一個主題:如何在大腦外面思考?更精準一點說:如何借助大腦以外的東西來思考?


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的大腦早已跟不上資訊大量流入的速度。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我們不該把思考侷限在大腦內,而是要善用與外界的互動。全書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是「以我們的身體思考」,講的是用動作、手勢等肢體動作,來激發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第二部是「以我們的環境思考」,講的是環境對我們思考的影響,還有如何借助環境來提升思考能力。


第三部是「以我們的關係思考」,講的是我們可以向朋友、前輩、社群等不同的人,建立教學相長的關係,透過人際互動來加深學習成效。


作者說:「我們要突破自己的侷限,方法並不是把大腦當成機器一樣加速,也不是將大腦當成肌肉一樣鍛鍊,而是將豐富的材料攤開在我們的世界,再編織成我們的思想。」這本書讓我完整瞭解了許多所謂「記憶力秘訣」或「學習力訣竅」背後的科學根據,也讓我更知道要如何設計、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來充分發揮大腦內、外的所有潛力。


其中一個在書中介紹的方法就是「直接模仿第二名」。


倫敦帝國學院的商學教授 Jan-Michael Ross 與 Dmitry Sharapov 研究了美洲盃參賽船隊的競爭互動,他們發現,領先船隻的帆船隊員往往會模仿對手的划槳動作。


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領先的船隊竟然模仿落後的船隊?Ross 表示,這樣的模仿是合理的,因為領先者只要模仿落後者的行為,就能一直領先。想想也是,直接複製對手的動作,兩艘帆船的速度會一模一樣,兩者之間的距離差也會一樣。只要開啟寫輪眼,領先的帆船可以說是「躺著贏」。也有研究顯示,模仿者所需花費的心智資源成本,是原創者的 60-75%,意思是若想保持第一的話,不要再使出渾身解數了,直接模仿第二名,贏的輕鬆自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