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質素和關心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啟發的一個觀念:「關心」和「質素」是同一事物的內外兩個層面。


書中提到在一間修車行發生的故事:「他們坐下來執行任務,竟然以黑猩猩的身手搞砸正事,完全事不干己。我看不透原因何在。我盡量回想那間修車行,那個夢魘般的地方,盡量回憶可能的原因。 收音機是一條線索。邊做事邊聽收音機,腦力無法全開。也許修車工認為,修車只不過是玩一玩扳手罷了,用不著認真思考,邊聽收音機邊把玩扳手,感覺舒服多了。 另一條線索在於他們動作的速度。他們急著亂來一通,沒看清楚就亂拆亂敲。不停下來思考,賺錢比較快;反之則比較耗時,結果也比較差。 然而,最大的線索似乎在修車工的表情。他們的表情難以解釋,敦厚、友善、親和──但不夠投入。他們就像觀局者。」


書中的主要敘事者批評道:「與科技共存,卻想和科技畫清界限。更適切的說法是,他們和科技有所交集,但他們把自身放在科技之外,毫無瓜葛,沾不上邊。他們是投入其中沒錯,卻沒有投入到關心的程度。」


一個在工作時能看到並感受到質素的人,必然是一個關心的人。一個關心他所看到和做到的事物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某種質素特性的人。如同書中寫道:「當你想要加快某件事的進度,那意味著你不再關心它,而想要快點進行其他事情。」要追求好的質素,關心絕對不能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