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活著只是在當別人的工具?》

現代社會沒有辦法跳脫「生產與效率」的框架,想要休息,反而還要假裝進修或是自我提升,找一套好聽的說詞向別人解釋。然而哲學教授有一個解方,那就是放下成為「有用」之人的渴望。


《莊子·逍遙遊》有這樣一段故事,荒野中有一棵長滿疙瘩,樹枝歪歪扭扭的大樹。


辯論家惠子談起這棵大樹,便譴責它長得歪斜,而不能獲得木匠的利用,是一顆毫無用處的大樹。


然而莊子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正是因為大樹無法為人所用,才能夠在曠野中怡然自得。當其他的樹木因為「有用」而遭到砍伐,只有這棵無用的大樹生存了下來。


我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讓自己以及別人幸福地生活下去。其實,要得到幸福超級簡單:只要做你真的想做的事。


生命中一定存在著不幸,如果我們想要一直幸福,就要建造更加堅固、穩定、長期的幸福,要學會不去計較不幸的來源。絕對不追尋別人的目標,也不認為幸福需要工作二十年才能建立美滿的家庭,或是幸福就是買到一輛好的車子。


幸福必須要與別人有關係,我們需要愛,也需要被愛……以及,我們也需要自由。信仰的自由,改變的自由,以及能夠自動自發做所有我們想做的事。不管怎樣,都要能不停自由作夢。幸福不會是固定的東西,而是一直在改變,不斷地在調整,就像是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人存在一樣。你的幸福就在你的手上,只在你自己的手上,不會是別人身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