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為何階級上流那麼難》

每一個階級的視野明顯是完全不同,學校只會教你勞工的世界觀,所以剩下來的世界觀,是你父母教你的。你的父母只會教你他自己的世界觀,勞工的父母就會告訴你學門技藝努力工作,中產的父母則會告訴你成為律師醫師然後盡早借個房貸頭期款他會出;資產的父母一開始就教你收租與食息,好的工作是讓你知道哪些東西值得投資,所以該找的工作是接近權力與市場資訊的工作,例如銀行,政商,或者地產公司。


整個世界觀與經濟運作的理解,是全然的不同,人生的規劃,也全然不同。一個畢業的時候充滿熱誠去等待著出賣自己時間與勞力的人,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去成為另一階級,就算機遇來了,他也是把握不住,就像得玩那遊戲一樣,如果我懂得那遊戲是錢滾錢,我收到那筆錢滾下去我就會階級轉換,可是我不知道,所以我就算拿到同一筆錢,我也只是建了個安居樂業但被人打到七個一皮的弱國。基層們就算拿到了一大筆錢,他也不知道該怎樣辦,可能他最多就只是滿足勞工的願望,為每個自己的親人買個房子可以住,不用被租金剝削,然後剩下的恐怕也只有給下一代教育,讓他自己去想出來了。


我懂得越多,才知道我其實錯失了越多的機會,即是說,原本以前我某個時刻可以做那樣的事情,或者原來以前我某個認識過的人,其實他可以這樣的提拔我。然而,我也知道這種錯失是必然的,因為我的父母完全不可能告訴我這些東西,這只能透過經歷去學習,反正要盡量學多一些,未來再有機會時,我才知道該怎樣用手上的資源做些甚麼事。從一個只能悶著頭用時間換錢的人,變成一個能夠善用一百萬元,一千萬元,一億元,十億元,千億價值的人,你只能夠擁有你能夠管得住的錢,任何多過你智慧能夠管住的錢,你早晚都會失去的。


比起努力工作,看清楚遊戲規則的變化,判斷的影響,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埋頭努力工作時,你總會忽略了那些變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