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將觀念變成遊戲》

富爸爸與窮爸爸這本書的影響力非常大,他普及了一個詞語,叫作「財富自由」。「財富自由」這個口號大概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阿彌陀佛或者反清復明,可以永遠的流傳下去。


「資產是生錢的東西,負債是花錢的東西」就是一個了不起簡潔高明解釋;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的投資卻多是買下以為是資產的負債,這也是很好的警剔。


作者推崇的致富手段,是投資地產,憑著能夠每年取得租金收入的套利交易,累積財富。這個模式其實很傳統,自古以來的地主都是這樣致富的,傳統到大家都知道有土斯有財。他的書之所以爆紅,其中一個原因是碰上了投資地產最風光的時期,但之後也有這種投資法不靈光甚至地產泡沫爆破的時候。


不過實際上那個作者是靠賣桌遊與課程(而且是以直銷的方式)賺錢的,所以他致富的方式和他書中所說的方式其實不一樣。事實上,羅伯特清崎這個人最出色的貢獻,與其說是那本書,不如說是他設計的那個叫作「現金流」的桌遊。


他最出色的地方,是有效的把他所推崇的觀念,轉變成一個可運作的遊戲。


道理與理念,寫成書或者說給你聽,雖然你聽了會覺得很有道理會點點頭。可是跟你真的理解,往往有一點距離,因為所有學習的過程,都很大機會遺漏細節,只聽到自己有聽到的部份,忽略了自己沒注視的部份。要真的理解一件事情,多少都需要自己經歷過,因為只有經歷,才能夠令你感受到那件事所帶來的一切感受以及無法遺漏一切細節,這可不是在學校的講臺或者書本能給你的東西。


「現金流」這遊戲最出色的地方,他他發明了「老鼠圈」這觀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