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平民搞的叫老鼠會,政府搞的叫國債》

之前的文章說過,向窮人課稅容易,向有錢人課稅很難,那麼政府要怎樣解決自己的財政問題?答案不是收稅,相反,而是發國債。國家就是以國家的名義發的債,保證了本利歸還,比起借錢給私人企業或者銀行,借給國家是更令人心安的,越強大的國家就越心安。


所以現代國家要支撐自己的財政,靠的並不是稅收,而是拿稅收作為信心保障去發行國債,你課不到富人的稅,但你給富人沒有風險的利息,他們就願意將錢拿出來給政府。


現代國家的財政,是向窮人抽稅,然後讓富人賺錢向他們貸款,對對,你沒看錯。向窮人拿錢當成給富人的利息,這不是劫貧濟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嗎?可惜的是,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夠從富人手上拿到錢,而不是課稅,課稅只會令富人逃稅或移民。共產黨已經領教過這點了,他們原本天真地以為把土地都拿下就會變富裕,最終發覺把所有資產充公,結果就只會變窮。正確的治國之道是:課窮人的稅,拿去當有錢人的利息,政府就會有錢。


不止是富人,中產都會追求這種輸打贏要的賭局,你買不起美國國債?銀行就會說,你給我做定存,我拿你的存款買美國國債,利息分部份給你。其實你就是間接買美國國債。然後銀行的錢亦會去做房貸,抬高了租金和樓價,樓價真的在崩就找政府求救,要改政策令樓價撐起來,賭贏了就是投資有眼光,賭輸了就是政府要負責,政府負責,砍公共房屋、砍交易稅、砍這砍這壓縮供應,名曰「救市」,之後輸又變回贏。


香港就示範過,前面講買房子是豪賭,香港在二十一世紀初就一票人賭輸了,房貸大過樓價,變成「負資產」,最終的結果是甚麼呢?換個政府,樓價一定要漲回去,還要漲得比之前更高,把政策改到樓價會漲為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