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六十年代,有所謂的「三神器」,甚麼三神器呢?那就是雪櫃,電視與洗衣機。同時擁有這三種東西就是過得不錯,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可是中產才負擔得起,所以去到七八十年代當人人都有這些東西時,大家就有大家都是中產的錯覺,最後就追求擁有房子。成為一個有房,有車,有電視機,有雪櫃與洗衣機的完整中產,結果當他們完成了買房子之後,他們就慢慢成為一個有房,有電視機,有冰箱與洗衣機的貧民。
不能用物質所得去定義階級,階級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權力關係。
階級是一種優先權的問題,而不是你擁有甚麼的問題,至於不同的階級能擁有甚麼,就是看整體社會財富的普及程度。富裕社會的「太平犬」都可以吃得不錯,貧窮社會的統治階級也是過得很苦。
會有優先權的存在,是因為一切資源都是有限而且分佈不均的,所以分配必然有順序,而且資源應該要集中在能夠有效使用他生產以及不浪費他的人,平均分配所有資源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要餓死,因為生產者得不到足夠的工具與資源去生產,減低生產財富的效率,而導致財富縮減。
也因為資源先天的不均與稀缺,這導致了高階級的人數會較少,低階級的人數會較多。所以人類社會必然是一個金字塔形,低層必然會比中層多,中層必然比高層多。他就像一個土堆一樣,如果我們不斷挖空底部填高,最後就只會整個向下崩,中層整個被壓到低層去。
或者去到某一天,大家都吃好住好,但是高階級人可以比較長壽;或者某到一天,人人都長壽時,高階級的人則外貌可以同時維持年輕。就像以前人人飢餓,階級好的人長得胖胖的;今天人人吃飽了,有錢人卻變得身材很好,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閒時間去健身。
又或者倒轉,世界爆發了核戰,或者生態環境崩潰,結果所謂高階級人就是能夠喝到乾淨水的人,或者戴得起口罩的人。至於低階級的人呢?應該是直接餓死和病死。
正如拿破崙說,他打贏一百次仗,輸一次就要完蛋;奧地利皇帝輸一百次,他還是皇帝,這就是階級,連百戰百勝的拿破崙都為難於階級的屏障,我們卻以為單憑大學給的一張紙或者房子就能改變階級。覺得讀大學就能翻轉階級,只是低教育程度家庭把自己階級低的原因歸究於教育程度低;覺得買房子就能翻轉階級,就是無產階級把階級低的原因歸究於無產。但實際上一切都是取決於你的家族在整個人類文明金字塔中所處的位置。
家族血緣的整體力量,對階級的決定性,比起前兩者的關係要大得多。而這並不是輕易能翻轉的,並不是單憑教育與一些會升值的資產就能翻轉的。因果關係不能倒轉,階級是因,不是果。至於說要讓一般人階級翻轉的說法,我都當成一種推銷話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