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二十歲時,我們很難將交朋友、找配偶當成合作伙伴的關係,那時我們以為朋友和配偶,就應該是出自於純友誼和純愛情。
出來社會混久了,我們會發現感情的背後或多或少也有利益的交換,可以是實際利益,也可以是情緒價值。
這是弱關係的本質,不管在本地還是異地。
在不熟悉的新地方,你認識了新朋友,大家相談甚歡、一起吃飯、一起旅遊,很短時間內大家就混熟了。
你以為終於認識了一個好朋友,大家志同道合,你心內不自覺地將這段關係當成了強關係。
事實是,那肯定不是強關係,那只是共同目標下形成的弱關係。
然後有一天,你發覺對方漸漸和你疏遠了,最後甚至失去了聯絡,你不知道為甚麼。
你因為這樣,心情難受,情緒不穩定,感覺自己被傷害了。
事實是,那並不是對方的錯,只是你有玻璃心,你有錯誤的期望,你對關係有錯誤的認知。再簡單點說,你有不必要的執著。
根本不是你或對方做錯了甚麼,純粹只是對方覺得這段關係對他再沒有利益,他不再需要你提供的情緒價值或實際利益。
這其實是好結果。
壞的是怎樣?是利用你對強關係的渴求,對你予取予攜,欺負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