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為未來願景而存在》

假設我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除了錢以外,也希望有健康、家庭、夢想、人際關係等。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該為這些領域投入時間、精力、資源及努力。


換言之,對於富人(泛指有富足心態的人)而言,無論是錢、家庭、工作、健康等都同樣需要投入,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的願景而存在。也因此,富人更能清楚知道,不能讓任何一個地方的短暫問題,影響其他領域、造成更大面積的損害。


當富人的財富領域有了狀況,第一件事不是拋家棄子、不顧生命危險地跳進去解決,而是先做好隔離—意識到問題存在,但不讓一個問題影響到其他領域。例如即便為錢操心,回到家也要好好跟孩子吃頓飯,好好和伴侶溝通;依舊維持自律的作息,不讓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跟著亂掉,如此才有餘力應對單一領域的挑戰。


他們可能會告訴朋友們,自己最近在處理一些問題,暫時沒辦法碰面──也因此我們總是覺得,那些富人似乎即便發生天文數字的虧損或危機,也總是能解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