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提到,追求外在的慾望,就像把自己關在一個又一個的籠子裡。在成長過程中聽到2種謊言:第一是「你會一事無成」,第二是「你可以成為你想變成的那種人」。然而事實是-你無法成為那個不是你的人,但你可以成為真正的你。僧侶是旅人,但經歷的是一場內在旅程,也就是能讓人一步步走向最真實、有自信、有力量的本我之旅。
熱情+專長+有用=法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項特殊才能,但也許沒有走上一條可供發揮的道路,也許根本沒有一條可見的道路。我的法不在學校提供的生涯規畫,而是我在道場那一堂課後成立的社團裡。法不會隱藏,但往往要耐心下過一番工夫以後,才能辨認出來。如果你假裝自己知道一件事,或許你會發現,用在偽裝信心和滋養虛榮心的能量,與用在練習和培養真信心的能量一樣多。
謙卑能讓你清楚看到自己的優缺點,讓你腳踏實地練習、學習和成長。信心和高自尊能幫助你接受真實的自己,謙虛為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進而努力彌補。別把膨脹的我執與健康的自尊混為一談。
- 我執希望自己人見人愛,高自尊意味著別人不喜歡也無妨;
- 我執自認無所不知,自尊則認為可以跟任何人學習;
- 我執想證明自己,自尊想表達自己。
這不只區別了膨脹的我執和健康的自我價值,也可以做為增強信心的指南。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現在培養的自我覺察,有助於建立一些謙卑與自我價值交織而成的特質。你不擔心人們會說什麼,反而會過濾別人的意見。你不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反而會淨化自己的心靈,著手自我改善。你不會證明自己,反而想成為自己,這意味著外在的想望不會讓你分心,你會有意圖地活在自己的法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