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中產階級》

Batman《The Dark Knight Rises》有句經典對話:「要讓人真正感到絕望很簡單,讓他們『以為』有希望就可以了。」


2022年,金錢觀發生了什麼變化?

如今,窮,幾乎成了這代自我認知的一種共識。在社交平臺上,關於「窮」、「沒錢」、「月光」、「沒存款」的話題總是能迅速引起共鳴;在互聯網上,一個人炫富會被嘲,而與之對應的“哭窮”則是一種人人具備的自由和政治正確。


危機中,中產衝擊最大,窮人最焦慮。

中產是政府最麻L煩的一個群體,除了食飯疴屎,全無本事,整天罵政府,覺得自己賺得少。不敢創業搏一把,天天想著R著數,還貪,低價股票、比特幣不敢買,拉高了就飛撲上去,買完跌了罵政府,升了就覺得自己眼光准是股神,在資本家的角度,不劏妳劏誰?

所有發達國家都是一個不斷培養和消滅中產的過程,每次當把中產階級都搞得冇錢了,就又可以開始積極發展,給妳新的動力積極向上。所以妳應該隱約明白,為什麼中產返貧一定會出現。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於「沒錢」、「有錢」的定義各不相同,不少人即便已經年薪遠超所在城市、遠超同齡人的平均水準,對金錢的情緒依舊充斥著不滿、渴望和焦慮。

互聯網讓原本隔離的不同群體有機會窺視到彼此的生活,於是,長得漂亮的發現還有人更漂亮,賺錢多的發現別人賺的更多,買了樓的發現別人的樓更大,不同階層的人通過社交網路,共用著相似的生活標準,無論現狀如何,永遠都有別人比你更快、更好、賺得更多,窮人或富人,精英或廢人,人人難逃焦慮。

年薪50萬的偽中產,也有接近一半的人為錢焦慮。人們的收入不僅要跑贏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還要跑贏同齡人、跑贏社會的各種標準。周圍的人都背Hermes,而我背Agnes B,妳是窮人。也就是說,在互聯網上「廢中」「普通人」「窮L」,未必真的是低學歷、低收入的下流群體,更可能是精英階層中的下流群體。


全世界所有國家通行的做法是聯合資本家,收拾中產階級,因為沒人會同情中產,中產階級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想當老細當不上,想執紙皮,不夠阿婆眼明手快。底層人民聽了中產痛徹心扉的衰鳴能笑死,我是公屋窮L,跑贏妳班中產。

當然,政府和資本家聯合整治中產,這事只能做不能說,全世界沒有政治家會說,我就是要劏妳們這群傻人,大家都是以另外的形象展現自己的關懷的。

從中產滑落,那麼妳也只能怪自己水準差,經驗不足,抬頭看天,低頭看路,中產的問題在於,只知道往前走,努力奮鬥卻看不清方向,每次都跳到別人設定好的陷阱裡。

這是真正的人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