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願意全心理解是愛的展現》

內外在刺激- 心念- 情緒- 行為- 結果


一個想要自律的人,得先養成自律的習慣,才能讓「想到」落實為「做到」。一個成熟的人,會不斷因時因地因環境,去微調自己的習慣,從觀照到行動,從自律到自由。


事實上,要「理解」一個人,是一件極度困難也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各自的主觀在看待他人、解讀事情。


所以,所謂「理解」一個人,指的是我們「願意」給出一個心理上的空間,在那個空間裡,我們暫時移開了自己原本固守的框架與立場,並邀請孩子帶著他的世界來此坐坐,開啟一段以好奇為初衷的交流。但僅僅如此,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卻也相當困難,因為我們很少有閒暇與餘裕,「願意」這麼做。


「隨著大腦功能越好,情緒調節能力會變好。」


儘管如此,回到孩子令人困擾的行為上時,我仍然要強調「理解」是最關鍵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有可能釐清原因,更進一步定義問題與發展策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