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婆媳問題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卻有可能蔓延至夫妻關係及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而產生嚴重的情緒與家庭問題。
許多時候,旁人會認為「問題」在帶著醫療診斷的那一方身上,或是婆與媳兩人之間的問題,而落入難解的循環中。然而,當我們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時,你會發現這是兩個人結合過程中,在「融入」的歷程裡,對整個家庭系統都會發生的必然改變。因此,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而能夠達到融入,前提是「夫妻」一同面對與處理,這個過程亦是兩人如何學習「同心」的挑戰。
一、婆媳議題,其實並非婆與媳之間的問題,而是「夫妻問題」
夫妻倆,無人能夠置身事外。
二、以自己的立場,與自己的父母溝通
以國強為例,如果婆婆要求佩雯每天都拖地,讓佩雯感到分身乏術、疲憊不堪,他可以跟母親說:「兒子的功課需要人教。我平日不在家,想請佩雯調整一下家事時間,多陪兒子學習。」
三、夫妻聯手,所向無敵
除了避免批評對方的父母外,可以嘗試一起分析父母行為背後的原因、心理狀態。好比國強提到他母親是想向孩子討愛,但總用要求或嫌棄的負面話語表達。兩人一起激盪策略,才有機會開創新局。
幸福是需要一起努力的歷程。一個家庭幸福與否、一段關係美滿與否,從不是靠獨自的堅持便可促成,往往需要雙方一起努力,有人願意參與,也有人願意給予機會,更需要兩人相互承擔,共同前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