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槓桿放大不平等優勢》

 

第一次聽到「不平等優勢」(Unfair Advantage)這個名詞。他認為成功的公式,就是由三個元素組成:「成功 = 努力 + 運氣 + 不平等優勢」。這是我認為最淺顯易懂,又十分富有深意的一組公式。


綜合來說,不平等優勢指的是「在事業上把你放置於有利局面的一種條件、資產或情勢。它不能被輕易複製或購買到,它是得天獨厚的。」為了方便記憶,作者把五種不平等優勢命名為「MILES」,分別由五個英文字組成。以下先用書中的創業例子說明:


1.財力(Money)

指的是你擁有的資本,或你可以募集到的資金。 有錢好辦事,在創業界尤其如此。換到我們個人身上,如果你想創立一番事業,當你的儲備金可以讓自己不愁吃穿好幾年,這就是一種優勢,這個優勢讓你可以專心思考「我要做什麼事情最有價值(或意義)?」而不是擔心下一餐在哪裡。


2.才智與洞見(Intelligence and Insight)

指的是你的學習力、社交智商、情緒智商、以及創意。 如果你在任何一個方面有長才,絕對要繼續加碼,放大這個優勢。

以才智來說,「會讀書」本身就是一個巨大優勢。


3.地點與運氣(Location and Luck)

對的地點和對的時間。 就像是一個人的特質,就是他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的平均。


4.教育與專業(Education and Expertise)

學校或自學的專業或技能。 以專業為例,大部分是透過實作、實戰而取得的技能。如果你沒有特別的財力優勢,那麼可以試著培養一個有市場需求的專業知識。


作者提到,要成為某個領域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並不如想像中的難,只要你透過自學和實作,成為一個「成果比絕大部分人都優越許多的人」,就等於具備了特定領域的專業。


5.地位(Status)

所處的社會脈絡及人脈。也指你的自信心。 以新一代的術語而言,也可以稱之為「個人品牌」,指的是別人怎麼看待你,包含你的專業能力、外表、年齡、站姿、穿著、談吐,都代表你的地位。


最後,如同作者所言,了解你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自我察覺能讓你的人生道路變得更明確。熟悉你的動機、性格和心態,就能了解和培養你的不平等優勢;也能讓你培養更多的動機和心態,甚至培養其他的不平等優勢。人生本來就不平等,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不平等優勢。


我認為,這本書最精采的部分,不只是把上面平鋪直敘的優勢,平鋪直敘的跟你說明而已。至關重要的基石是你如何看待這些不平等優勢的「心態」。這個心態就是「即使你缺乏這些優勢,也是一種優勢。」最起碼,不會讓這些缺乏變成阻礙你前進的障礙。


缺少財力?你就必須最大化你的創意,去思考不要花大錢的另類做法。

缺少才智?你會更懂得尊重聰明的人,諮詢他們的意見,甚至把工作外包給他們。

缺乏地點?你可以選擇沒有那麼貴的地方創業,或者跟地點完全無關的遠端事業。

缺乏專業?你反而擁有「初心者」的角度,發現那些專業人員看不見的盲點。

缺乏地位?你卻能在不利的地位,發現這個地位的弱勢族群獨有的需求。


在書中針對每個例子,都有精彩的「反轉心態思考」的個人和創業案例。我覺得這正是我讀這本書收穫最多的地方,讓我不再把別人的「外顯優勢」看成是自己的匱乏,而是做出逆向思考,我現在擁有的東西,有哪一些反而是別人沒有的優勢。念頭一轉,原本以為的匱乏,反而成了另一種不平等優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