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性的團體 (公務員或香港的紀律部隊),一不小心就會變得像邪教。
當你開始覺得走到哪裡大家想得都差不多,你的社會認同就會開始變得單一、失去彈性,你也開始更難接受社會差異。這時你的團體認同跟你的自我認同會彼此糾纏,你會開始不惜一切服從團體,開始覺得每個作風不同的人都別有居心。
一旦掉進這種認同陷阱,就會開始找藉口跟「異類」劃清界線,越來越難忍受那些形式各異、「帶有雜質」的群體;我們開始擁抱刻板印象,開始覺得黑白二分的世界最為安全舒心。為了渴求安全感,改用簡化的方式理解世界,抗拒改變。
如何避免認同陷阱?
答案很簡單:幫自己超前部署。我們參加越多不同的群體,身分認同就會變得越多元、越健康,我們也就越不會像邪教信徒那樣陷入認同陷阱。
只要該團體能對你個人產生正面意義,無論是球隊或歌手後援會、讀書會、遊戲俱樂部、研究小組、合唱團,任何能讓你不斷感到快樂的有趣事情,去參加就對。多元身分能讓你避開很多陷阱,不再用「非我即敵」的思維來看事情。
當我們被其中一個群體拒絕或貶低,我們會在其他群體投入更多心力,以撐住自尊,不會傷得那麼重。由於同儕的認可會讓我們感到幸福,我們加入的團體越多,獲得認可的方式也越多。
此外,你越是覺得自己的同儕形形色色各有不同,你本身就更能承受挫折,你的世界觀也會更開放,更能容忍不同意見。接觸的對象更多元,資訊更完備、視角更全面,更不容易被某個團體卡死,跟那群人一起陷入集體錯覺。
多交幾群不一樣的朋友,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我們的思想越多元、概念越豐富,我們的力量就越強大。一個能接納不同意見並且討論的人,一個能參與不同團體把日子過得有趣的人,比較能收穫優質的關係,而優質的關係,回過頭來可以滋養一個人的自尊自信,這又讓這個人更具吸引力,成為正向循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