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人會知聽日發生乜,但係我知「今日發生乜」同「昨日發生乜」就夠,因為好多人連呢啲都唔知。」
在大富翁遊戲的中後段開始,玩家假如在遊戲前段搶的地盤不夠多,手頭上現金不充裕,遊戲自然便會慢慢變得難玩。
套回現實社會的話,贏家 (Winner)和輸家 (Loser)最初都只是玩家 (Player),不過很多人在可以選擇時,沒有想過如何成為贏家,如何制定策略,錯過很多機會,例如不購買地皮、不興建房屋或酒店,以待日後收租製造現金流等等。
當遊戲去到中段,見到當初資產和租金價格上升,或者已經沒有那麼多選擇時,身邊人開始着急自己也就開始着急,彼此都認為遊戲 (社會環境)變得艱難。
見微知著,原因是他們當初沒有取勝意識,在應買時買,在應賣時賣,大部份時間都在等待、觀望,只是期待每一次回到起點可以領取一個固定金額 (工資)。
所謂「時機」,其實是一種策略設計和決定,從而達致目標的計劃。過程中需要因時制宜、保持靈活彈性才能作出適當判斷。普遍人在年輕時,沒有良師益友指引下,不太能夠分辨時機,人到中年如果沒有經歷高低起跌,生活磨練等也不容易捕捉「時機」。所以普遍人注定會勞碌一生,錯失太多,不是甚麼窮忙或者不幸。
歷史很多次出現洗牌重玩,每次洗牌過後,玩的未必是同一塊Game Board,甚至可能是多於一塊Game Board,封建時代,誰佔有農地多軍隊多,就有優勢;工業革命後誰擁有機器、工廠、工人多就有優勢;現代是誰能夠將資訊學習、吸收、分析、過濾得快狠準,才有優勢。再者,21世紀玩家的陣容也出現了大轉變,以前對戰的多數是人,現代的可能已是數學模型與人工智能。
拉長來說,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會,危機越大,機會也就越大。只有心裡素質良好、洞察力強以及提前準備的人,才能掌握洗牌帶來的機會。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