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感會擾亂所謂的鏡映(mirroring),一種對同理心有關鍵作用的心理運作過程。通常來說,我們會不斷鏡映。別人笑,你也會笑;別人打呵欠,你也會打呵欠。但有權勢者的鏡映行為會少很多。他們幾乎就像是不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類同胞有所連結似的。就好像他們的連線被拔掉了一樣。
大量研究顯示,權力的一個效應,就是讓你用負面眼光看其他人。如果你權力大,你就更有可能覺得多數人又懶又不可靠。你會覺得他們需要督導監控、管理規範、審查加耳提面命。同時,因為權力讓你自認比人優越,你也會相信這一切的監控工作都應該託付給你。
無法掌權正好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應。心理學研究證實,感覺自己無能的人自信心也低落許多。他們表達看法時會猶豫再三。他們在團體中會讓自己顯得渺小,也會低估自己的智力。由於自我懷疑讓人不太可能反擊,這種不確定感對那些掌權的人來說就很方便。審查制度變得不必要,因為缺乏自信的人自己會沉默。
我們在這裡看到反安慰劑起了作用:把對方當成笨蛋來對待,他們就會開始覺得自己笨,而這就使統治者推論說:大眾實在太駑鈍,沒辦法替自己設想,也因此他們─ 有著遠見和洞察力的他們─ 就應該來發號施令。
但情況不是應該正好相反嗎?讓我們短視近利的不就是權力嗎?一旦你爬到頂端,就沒那麼大的動力去從其他觀點看事情了。沒有必要同理他人,因為任何你覺得不合理或者令人不悅的人,你只要忽略他、懲罰他、監禁他,或者再用更糟的手段就好了。權力大的人不需要證明自己的行動有理,因此就有本錢觀點狹隘。
愈認識權力的心理學,就愈了解權力像是藥物──有一連串副作用的毒藥。「權力往往會令人腐化,而絕對的權力會令人徹底地腐化」,英國歷史學家艾克頓勛爵(Lord Acton)在十九世紀就講出了這句名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