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如何有效為自己估值?》

「用1 萬聘請你貴不貴?用3 萬呢?」

如果我用10萬聘請你,但每年你只能為我創造8萬的收入,那10萬我覺得是貴的,但若你一年可以為我創造30萬的收入,那3萬的薪資我覺得是便宜,貴或便宜基本上與你的能創的價值有關。


你對公司獲利的貢獻能力反應的是你的價值,而你的薪資則是你的價格,當價值明顯高於價格時,拉高價格就有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開個價,但卻無法陳述我們所能帶來的價值,而是期待對方透過面試過程來感受,交由對方進行評估,此時的你,其實已經將價值判斷的權力交到對方手上。


搞懂大家對價值的認知,並主動出擊讓對方理解自己的價值,當對方看懂價值後,價格才有談判的空間。



職業定位,我認為這對每個工作者來說都是重要的,你必須要有你的定位,你才知道你的市場在哪,而這個定位也要有獨特性,必須要是專屬於你的,當你無法回答別人「Why you」時,別人也很難給你一個合適的價碼。



要培養什麼樣的能力不應該是讓工作來幫你決定,而是圍繞著自己的定位來決定,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行銷專家(定位),但現在從事的工作並非行銷相關內容,你是要換一個工作還是要運用閒暇時間來學習行銷知識呢?如果你兩個都不選,那你應該反過來調整定位,否則勢必產生錯亂。


如果市場認知這個角色定位的價值,再往下一層的問題就是你的能力圈是否達到市場的期待了。而持續接觸市場,讓那些能給你出價與估價的人了解你的能力圈,而你也了解他們願意給的價碼,要知道自己值多少錢,用市場去驗證最快,知彼知己,讓你的價值得以更快的變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