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每晚思考明天可以做得更好的事》

 


作為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的創辦人,已故瑞典商業巨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生前曾以587億美元的身家排名世界富豪第八位。不過眾所周知,與他富豪身份不符的是,坎普拉德是個不折不扣的「孤寒財主」,且經常因為過於誇張地省錢方式而受到批評。但他本人毫不在意,生前工作到87歲高齡才退休,並一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他曾説,「我很吝嗇,但我以名譽為榮」。


很多人以為,IKEA的命名可能蘊藏深意,但事實上它只是坎普拉德名字與其家鄉地名縮寫而成。(IKEA,Ingvar Kamprad、Elmtaryd、Agunnaryd )。坎普拉德的人生有很多值得世人藉鑒的原則。其中,宜家的企業理念,就是「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時至如今,IKEA各地辦公室仍刻有該語錄,向員工宣揚公司的文化理念,強調對顧客的關注、簡單實用的設計、可持續發展和成本效益等,因此也會吸引對擁有相似價值觀的人才加盟。


坎普拉德生前以勤奮節儉而聞名。據説,他在生活上極為節約,從來只穿從跳蚤市場買的二手衣服、只在發展中國家理髮、平時只有一輛車齡20年的舊車代步,且搭飛機只搭經濟艙。最誇張的是,他曾因瑞典稅率太高,於1976年移居瑞士,直至40多年後瑞典稅制改革後,始返回家鄉。面對別人的批評或不解,坎普拉德只回應一句話:「吝嗇一點比把錢扔出窗外要好」。


坎普拉德亦曾説,簡單的例行公事有帶來更好的反響,「我們避免入住豪華酒店不僅僅是為了削減成本,而是因為我們不需要豪華汽車、豪華頭銜、定制服裝或其他作為身份的象徵」。


坎普拉德用70年的時間,把宜家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在歐洲、北美、中東和亞洲6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60家門店,2022年零售額達到395億歐元(約3,350億港元)。但即便規模如此大,宜家卻至今都沒有上市。據悉,這是坎普拉德所堅持的原則。因為他知道,一旦上市,股東們追求的將會是更多的利益,而非一直以來堅持的使命,或將影響宜家穩定的步伐。


坎普拉德曾於1976年出版了一本名為《一個家具經銷商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的書,分享他做生意的心得和願景。他説,「人只有在睡覺時才不會犯錯。犯錯是積極者的特權,那些抱持消極態度的平庸之人,總是花時間證明自己沒有錯」。坎普拉德認為,時間是一個人能擁有的最重要的資源,「把10分鐘當作自己的一部分,並將它分成好幾個部分來完成有意義的事情」,「你會發現,你能在10分鐘内做很多事情」,而當你什麽都不做,10分鐘一旦過去了,就只能永遠消失。


因此,直到去世的前幾年,坎普拉德仍然在工作。他坦言,自己並不害怕80歲,「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去死」。《福布斯》(Forbes)曾統整幾位包括坎普拉德、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等企業大佬做生意的特點。除了自身的才華外,無外乎就是堅持與勤奮,且難以得到滿足。偉大的商業領袖會不斷努力將業務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就像坎普拉德所説的,「最危險的毒藥是成就感,解藥就是每晚思考明天可以做得更好的事。」(The most dangerous poison is the feeling of achievement. The antidote is to every evening think what can be done better tomorrow.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