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代社會,廢除金本位後的紙幣出現,才真正出現了不受大自然監管的貨幣。這時期的貨幣不再遵循金本位,只建立在政府債務和國家信用軟基礎之上。這就意味著政府可以作弊超發貨幣舉債,也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對於經濟而言,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監管貨幣的大自然硬基礎被動搖了,只剩下所謂國家信用作為軟基礎,而這種缺少硬基礎的軟貨幣其實根本就是不牢靠的。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各國為了短期利益,開始透支信用超發貨幣,大打貨幣戰爭。直接結果就是國際經濟危機債務危機的不斷發生,甚至現在連負利率這種違背經濟學常識的東西都開始大量出現了,直接導致傳統經濟學理論開始失效,世界開始陷入動蕩。
其他現代貨幣比如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都是國家所有的央行發行的,雖然它們都不再遵循金本位,但卻依賴國家權力所帶來的政府信用作為發行基礎。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它們還是被制度監管的。同時,國家本身又被市場經濟法則所監管,即使一個國家想超發貨幣,也不能隨意無限量化寬鬆。
這些國家的貨幣不是世界通用貨幣,大都只能在本國流通。由於超發本國貨幣會帶來嚴重的國內通貨膨脹,所以超發貨幣相當於對市場規則作弊,所以都是有代價的。對於不是世界通用貨幣的貨幣更是如此,不光不能無限寬鬆,連什麼時候印銀紙?印多少?何時把多餘的貨幣通過什麼途徑收回來?都是非常有講究的,各國央行隨時都在搞的加息減息、 調節資產負債表……等等,其實就是在進行國家宏觀面對貨幣的調控。道理很簡單,既然已經作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規則,那為了不受到市場規則的自然反噬,就必須繼續作弊到底,大幅增加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全面使用政府規則來代替市場規則。
主張宏觀調控的凱恩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為什麼會大幅崛起,取代傳統自由市場規則下的古典經濟學?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已經不正常的市場規則下,如果放任資本按照原先的市場規則任意做多做空貨幣,市場反而會出問題。直接結果就是經濟崩潰、社會暴動,甚至讓政府下台,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索羅斯當年曾說過,他自己自始至終都是嚴格按照市場經濟規則辦事的,其實並沒有任何程序錯誤可以指責。真正有錯的危機國政府,一直在無序破壞市場經濟規則,才導致本來正當的貨幣買賣活動卻造成了意料外的金融危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