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有個名詞叫Vanguard Effect。意思是,假如Vanguard進入某個資產類別或市場區塊,發行了低成本指數型基金,會帶來費用壓力,迫使投資同一市場的基金業者調降費用。也就是說,使用Vanguard基金與投資標的的投資人,不僅會得到低費用的好處。連不是使用Vanguard標的的投資人,也同時受益。
這本書就是在講Vanguard Effect,不過換個說法,變成Bogle Effect。就是John Bogle,透過成立與經營Vanguard ,對投資業界發生的影響。
書開頭,解釋了Vanguard當前的地位。Vanguard管理資產總值8.3兆美金,服務超過三千萬位投資人。過去十年,平均每天資產流入10億美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Vanguard不是靠每天一直發行新資金,所以平均每天有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它主要是靠著過去已經發行的基金跟ETF的好名聲,不斷吸引新資產。
創造歷久彌新,愈久愈見好處的基金,吸金能力可以超過不斷追逐熱門潮流發行新主題基金的營運策略。這是Vanguard為投資界立下的一個典範。
Vanguard占整體美國基金業界管理資產總價值的29%,是規模第一大的美國資產管理業者。美國基金史上,從來沒有第一名的業者有過那麼高的占比。譬如1999年,當時第一大的美國基金業者是富達,占比14%。
而且跟過去的王者不同,Vanguard不是靠明星經理人,不是靠打敗市場來取得市場份額。明星經理人最後常變流星。打敗市場很難持續。Vanguard靠的是低成本指數化投資。而且跟過去不同的是,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儘管Vanguard管理美國業界近三成的資產,但收入只占美國整體基金業界的5%。這個差距就是投人喜歡Vanguard的理由,低成本。作者估算,Vanguard的出現,為投資人帶來多少費用節約。總共有四的面向。
四項加總,一兆美金。
一兆美金,本來會被金融業者收進口袋的錢,成為他們的高收入,高紅利的錢。現在留在一般投資人的口袋。而且不是為一般投資人帶來這些錢而已。這些錢投入金融市場,還有成長的機會。從1970年代以來,省下的錢再參與金融市場,可帶來另外4000億的資產增值。
這是一個真正為投資人帶來好處,帶來費用節約,與日後更大資產可能的投資界發展。但是很抱歉,這是「美國」的業界發展。在歐洲、亞洲,與許許多多其它國家的國民,仍深受高成本基金之害。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John Bogle、不知道指數化投資,不知道主動型基金很容易挑出過去贏家,但很難選到未來贏家。更嚴重的是,根本不知道基金跟ETF有一個持續讓你資產減值的力量,叫內扣總開銷。而這是對基金未來績效最有預測能力的因子。
我們今天看似本應如此的指數化投資相對盛行的情形,在30年前,被美國知名雜誌編輯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是誇張到好笑的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改變,其實有很多人的付出,當然也少不了一位位,如同你我的一般投資人的選擇。小小改變,時間久了帶來重大變化。
從主動投資思惟,換成指數化投資,帶來個人財務命運的重大變化。小投資人從主動型基金換指數化投資工具,帶來投資業界的重大變化。
There is no fate but what we make for ourselves.
沒有命運,只有我們所創造的事實。
今天的你我,選擇所做出行動,將形塑我們自己與我們未來世界的現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