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自信是什麼?》

自信是什麼?(聽得到,看得到嗎?)


自信從何而來?(自我介紹時你會說:我是有自信的人嗎?)


為什麼別人有,而我沒有?(自信一輩子不會消失嗎?)


自信是一把鑰匙,開啟你獨特的天賦。克服你內心自我批評的聲音,停止負面的自我控訴。多數時候,它被定義成一種感覺。「我相信我能在20 分鐘內跑完五公里。」這種自信往往與「平靜」「輕鬆」和「有把握」相關。我們覺得有自信,就期望成功達標。


如果把自信定義為某種感覺,親身實踐時,就會進退兩難:因為你不覺得有自信,就不可能試試看。


自信還有另一個定義,只不過沒那麼普遍。「自信」的拉丁文字根是「信任」。帶著信任行事,通常意味著你也不全然確定,只是姑且試試看。你對你所做的事情並沒有十足十的把握—你是放手一搏。


換句話說,我們執行的內容才重要,而不是我們執行時的心情如何。即使感到焦慮,成果也不得而知,仍舊願意採取行動,一步步實現重要目標。真正的自信結合了勇氣、能耐,以及適量的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


關鍵就是:

  1. 行動比心情重要
  2. 行動的指南是價值觀— 也就是你關心的事情
  3.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你不用時時刻刻都有自信,也不需要期望明天就馬上信心滿滿,但你會比昨天更堅強一點,會比過去更了解自己,最重要的是你再也不用對抗你的不完美,軟弱與恐懼,你會認識自己最好的一面,實現目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