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人生的話,我這種中年人應該可以談一下?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我去到中年,我是覺得人生是無法規劃的。我對未來有過的所有猜想,去到那個時候,從來都跟想像的不一樣。別說十年了,連下一年我在做甚麼,我都沒辦法準確的想到。我小時候就想,成年後我只想要在社會不起眼的位置,當個不起眼的人,然後有一個安樂不用搬的家,我的工作夠我玩得起樂高玩具,以及電玩,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能夠保留下來,就這樣安靜的過了一生就好了。
但我長大後,我才發覺,光是擁有自己的家,代表需要很多錢,在香港就特別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就算有能力賺錢買到玩具,但我沒有辦法安樂的生活,我需要不斷的賺錢,賺很多錢。我才有可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然後我想,我的家人也可以得到這樣安樂的生活,那我就需要更多的錢。
而我開始面對賺錢這問題後,我就再也沒有安樂的生活,我需要不斷的在這市場競爭,後來要創業,當老闆,然後事業的成功,又會讓更多人認識我,更多人認識我,又會令我有更多的敵人、小人。我要應付這些人不被他們打倒,我又要變得更強,事業要更強大。我不斷的要變強、自強,我都沒有安樂下來,好像任何時候都要應付危機和風險,然後我根本沒心情去停上來,玩個玩具,安樂的過一天,每天都要盤算著營運以及保護自己的問題。
我覺得能令我安樂的事情,我都有了,我有事業,有還可以的收入,有名望,做出了一些有點名氣成功的 Project,似乎我有很多東西,有很多願意幫助我的朋友。可是,沒有一件事和計劃一樣,世界變得很快,我要按著這世界的改變而不斷的改變。
這是為甚麼呢?
然後我想到一件事,就是我們對未來的計劃,根據的必然是身邊現在的世界以及視野,我兒童時,想要的未來就是安穩的居所以及玩具,因為我那時候覺得幸福就是安定。
少年時,我以為學一技之長就有資格活在社會上,而我沒想到各種實業衰頹的香港,我的一技之長根本沒用,最終我還是必須從商才能改善收入。世界的變化,無法估計,我無法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我唯一確定的是,我十年後還是要繼續適應這世界,而我不知道這世界會變成甚麼模樣,所以我就算對未來有規劃,但多數是不會實現的。那只是反映我當時的願望而已。
所以計劃不了十年後的事情,因為我不知道十年之後的自己會是甚麼人,會在想甚麼,會面對甚麼問題,我的願望一直都沒變,我想要能夠無憂安樂的生活,能夠安心的玩玩那些我兒童時錯過的玩具或興趣,看看我沒時間看的書。我想要安樂,我不想每天都要憂慮,而我去到人生的應該差不多半途,我兒童時得不到的東西,現在也得不到。
可是,我相信十年之後,我還是會被不同的東西困擾著。出身貧窮的人,事業必須有為,否則連生存都有困難,可是事業給我帶來的,就是各種的負擔以及敵人,我沒有選擇,因為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但成功又只會帶來更多的苦難。所以我只希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人生的後半場,我能輕鬆點,即使我知道,隨著年紀的老化,我很快要面對的問題應該是健康與朋友們開始死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