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明很努力,也不是偷懶,但某天一回神,突然發現自己站在一條模模糊糊的路口,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走。工作不見得有熱情,興趣也沒個頭緒,心裡不安,腦子更亂。你問自己:「我到底該幹嘛?」
但我想說,這樣的時候,不一定是壞事。說不定,它是一種提醒——提醒你,人生不是只有衝,也要學會停下來,好好地「在」。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趕快找到方向,要成功、要有目標、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是,很少人教我們: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也沒關係。你可以就那樣,好好地坐一會兒,靜一靜,聽一聽自己心裡到底在說什麼。
不知道,是生命送來的一種空白。不是懲罰,而是禮物。那個空白,是讓你可以學會怎麼在茫然裡也能安心、在不確定裡也能柔軟。
很多人一遇到這種「不知道」,就急了,像快溺水的人抓什麼是什麼。結果抓來的,常常不但不對,還讓自己更懊惱。但你想想看,當水很混濁的時候,越攪越看不清,反而是靜下來、等一等,水才會慢慢澄清。
人生也是這樣。你越急著找出口,越找不到。你越願意安靜地待著,越有可能聽見內心的聲音。有些事情,不是靠衝刺可以完成的,而是靠等待。
我們都太習慣用「做了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可是,有時候,真正重要的是「你成為了誰」。那個「誰」,不是社會定義的成功,而是你內在那個穩穩的自己。
生命有自己的節奏,不會因為你焦慮就加快。有時候,你以為什麼都沒在發生,但其實,內在早已悄悄在轉變。那個你還沒看見的「神聖計劃」,或許正在慢慢成形,只等你準備好了,它才會出現。
你要做的,不是拼命去找,而是讓自己先安頓好。日子還是照過,飯還是要煮、衣服還是要洗,只是心裡多一份平靜—— 這樣就夠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