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想自由」,其實只是想逃避壓力。逃避承諾、逃避責任、逃避被拒絕、逃避內在的不安。有些看起來自由的選擇其實只是舒適圈的變種。
你是不是真自由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1.「如果今天這東西消失了,我會怎樣?」
若答案是「崩潰」、「空虛」、「不知道要幹嘛」,那可能不是真自由,而是依賴。
2. 「我是在選擇,還是在補償?」
很多行為看起來是選擇,其實是內在缺口在作祟。真自由不該是補償性的反應,而是清明的決定。
3. 「這件事,可以做不做都沒關係嗎?」
若你能說「可以,也可以不做,我都自在」,那就是真自由。
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些不願面對的空洞。有些人用工作填補,有些人用愛情填補,有些人用性或是毒品酒精填補,以為那些外在的東西就是自由的證明,其實只是把「真自由」用雜物擋住。
告訴你一個可能不相信的事實:真自由,是當你什麼都沒有時依然不慌不亂。你不需要透過「不被控制」來證明你的自由。
真自由是你不再需要「靠某種東西」才覺得完整。是你可以享受所有事物,但不再依賴它們來定義你是誰。你只需要透過「自我掌握」來實現它,在自我掌握之前,你要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