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彈性計畫》

彈性策略能符合每個人獨特的生活樣貌。簡而言之,彈性策略與一般的習慣成功法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在於,你有很多方式可以達成目標,而且各有所長,此外,它的達標條件也多,你有更多機會能取得成果,執行起來簡單又沒有壓力,而且還很有效,短期內就能得到成果。你不僅每天都有不同的成果可期待,還得到強大的滿足感,所以你絕不會感到無聊而堅持不下去。


在這個充滿變動、挫折、苦痛與驚喜的世界,每有人都無法能夠完全走在自己預期的人生道路上,偏離自己的心願是常態而非例外。


彈性習慣的四大支柱,撐起彈性策略的架構:

  • 第一根支柱:天天執行不中斷,每日達標
  • 第二根支柱:最多九個達標條件,三個水平選項乘以三個垂直選項
  • 第三根支柱:每日標註成果,定期追蹤
  • 第四根支柱:想培養的核心習慣不要超過三個,才會有最佳的成果

簡單七步驟養成彈性習慣:

  • 最多選擇一次培養三種習慣
  • 每種習慣延伸出三個水平選項,每個選項有三種難度,自我評估後再選擇要執行的項目
  • 每個水平選項加上三個垂直目標
  • 選擇執行點,貫徹執行
  • 公開展示你的習慣進度表
  • 追蹤你的習慣
  • 統計成績,評估自己的表現


這個內在的力量就來自於習慣,習慣是最好的裝備,壞習慣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好習慣能陪我們走過艱難的時刻,每天培養並維持好習慣,你才能在混亂中確信自己仍握有生命核心的主導權。特別是健康的習慣能夠讓我們在艱難困頓時感到安定,當你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時候,就可以對自己說「就這一次」。因為打破了自己的慣常模式,例外久了就變成常態。所以偶爾要求自己做一點微小的好事開始,長時間累積起來就會變成一生的好習慣。


過去的你來不及改變,但現在的你也不會太晚,改變就從好習慣的養成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