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追夢是一件超愚蠢的事?》




若你現在有高薪厚職。你會否放下一切去追夢?


這是關於一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電視演員。


年青時他放棄高薪厚職去演職事業。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演近演藝工作停住了,他去了當超市收銀員。後來被同行發現之後,他作收銀員的照片在網上瘋傳。此舉引來一連串的工作歧視。

社會懲罰追夢人

最可悲的是社會正是去教訓這些追夢的人,因為大部份人都是按著社會的規定的方程式而活,如:畢業,找份好職業,按著所謂正路而行。若然有人脫離了社會所定的方程式,換來就是被批評為玩世不恭,發夢。在社會的功利主義,追夢是一件愚昧的事。夢想是不會賺錢,人生的經歷也不能換錢。


我認識有位朋友,他投放了大部份青春時間往海外爭取人生經驗,在別人看來是玩樂。他們的批評是源於他們忍受了強大的工作壓力來換取高薪厚職嗎?

他的朋友曾說:「我好羨慕你能去海外增廣聞。」


現實中,那位追夢朋友卻換來了貧窮,連基本生活都不能夠支持。


然而,他的朋友已經身任要職,賺取高薪厚職方程式,羨慕?多反諷?


價值


在社會中接受教育的人,其人生方向及理想方面是被局限了。為甚麼?社會所教導的只是如何去改善生活條件的教條。

我之所以說:社會去懲罰有夢想的人。追夢是超錯的事?我親眼見朋友被社會所遺棄的過程,他的爭扎,在追夢的時候,經歷著社會及別人遺棄。我卻認為追尋夢想並不是愚蠢的事,愚蠢卻是社會強加而來的壓力及遺棄。


社會要求所有人跟從單一方程式,卻不鼓勵人去離開這套方程式,跳出安舒區Comfort Zone去追求夢想。社會的教育只講金融經濟,但人生仍然需要去追求人文精神,人生理想及意義。


人生只能活一次。我看見那些能夠實踐夢想的人,是非常令人敬配。他們不太理會世俗的眼光,也不是為了別人的讚賞。今天仍然要為那些沒有被紀念及被遺忘的夢想追尋者,因為他們相信人生的意義,他們有勇氣去尋夢,因人生的價值仍值得被紀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