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慢活的人生哲理》

慢活

慢活這種生活態度對於廿一世紀的青年人相信是一個不錯的提醒,但也是一個頗困難的挑戰。

究竟甚麼是慢活?關於慢活的書本都會建議讀者將生活的節奏調慢一些,如:慢食、慢動、學習呼吸法等。筆者不反對書本的內容,但認為慢活的意思不限於我們的活動,更涉及我們的思考空間。

慢活是思考

慢活最首要便是騰出時間及空間去思考、批判。

現代城市人的生活是活在忙碌,青年人搭公車的時間也會用手機上網或聽音樂,回家之後便上網到凌晨,彷彿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就算是假期,他們也會跟朋友逛街、看電影或上網找娛樂。

慢活就是要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生活正被甚麼的東西影響,城市所奉行的物質主義及資本主義已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漸漸我們只懂追求名牌及新電子玩意,不知不覺被塑造成消費者,而自我則迷失在城市,也不再知道應該要走的人生方向。

內在調校

慢活不單是指我們的外在生活需要調整,慢活也指內在(精神及靈性)生活也需要調整,以致人能夠從內在的平安得著力量,將內在的生命素質具體化呈現於生活中。可是,現代人正是被困在一個樣樣都要快速的世界,印度之父甘地 (H. Gandhi)則指出這個時代的主要罪惡包括:財富沒有工作、知識沒有品格、商業沒有道德、崇拜沒有犧牲、科技沒有人文關懷。

人生支點

慢活是要求人花時間與內在的自我復和,並且在靜下來的時間中批判身邊的世界,察看有甚麼東西正不斷吞嚥著生命?


慢活也是要我們抽出時間去開拓一個神聖空間,重新找到生命的支點,理出生命的平和與平衡,去聆聽上天的感召,也聆聽自我的呼求,批判世界的不公義,思考人生的困難,在神聖空間中讓生命重新展現其生命力。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生活態度有著不同的見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