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企業管治是甚麼概念?》

企業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 想解決嘅問題就係,如何透過一啲原則和規則同埋實務(Rules and Practices) 所建立的系統定義:「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 nutshell, is the study of systems of rules and practices that determines how a company is directed and controlled to achieve a company’s pre-set objectives and goals.」) 去平衡人與人之間的Conflict of Interest (利益衡突)。


係平衡人與人之間的Conflict of Interest,因為利益衡突是解決不了,只有平衡。


企業管治,就係這樣近、那麼遠,上至做老闆、一眾打工仔、定還是係處理人際關係,都可以靈活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邊樣啱洗就睇邊樣,唔洗執著於全部啱洗,平時睇書都係咁。如果呢個世界,啲嘢一係全部真、一係全部假就最易搞,「真亦假時、假亦真」,又真又假先至最難搞。


做老闆,要識「企業管治」,因為好多嘢唔可以自己落手落腳做,一個人叻極可以做的嘢有限。而透過建立一啲系統及制度去令到公司運作更順暢。但喺冷冰冰的制度下,要考慮埋人性,在某啲不影響公司整體利益(the benefit of the Company as a whole)下,彈性處理。


做打工仔,凡事(盡量)好嚟好去,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人際關係,當大家喺呢件事上冇乜利益衡突,而人哋幫咗你呢,果啲叫「借花敬佛」,一家便宜兩家著,建立人脈好多時就係呢回事。你「打劫」人哋啲錢,人哋唔會多謝你,但你「打劫」人哋啲人脈,將人哋嘅朋友變成你嘅朋友,人哋會覺得有體面之餘仲欣賞你。


但有時候,建立人脈都會有「利益衡突」,人哋介紹其他人畀你識,某程度上要賭上自己嘅名聲,所以有啲人唔係咁易介紹朋友畀你識。無論咩原因都好,人哋介紹朋友畀你識都要珍惜,當然最好就一家便宜兩家著,Corporate Governance 精神咪就係Agent同埋Principal大家搵到共識(Common Ground)。反之亦然,當明知一件事上面,大家可能處於對立角色,有強大利益衡突,而果個人仲選擇企你果一邊,果個人叫做「真心朋友」、叫做「兄弟」。


所以,人哋問你一句:「你呢個朋友,喺邊到識番嚟架?」箇中意義深遠。我相信,同一個人,你喺唔同場合認識,你會有唔同感受。睇一個人,要從唔同方面去睇。


緣起緣滅,一段關係,可以因為一個原因建立,亦可以因為同一個原因終結。好似兒子讀書玩伴,大家因為讀書而聚首,而如果大家成為朋友的原因純粹只係因為讀書的緣故而沒有其他志趣興趣的話,咁大家畢業之後自自然然就會疏遠。並唔需要因為大家關係變到惡劣而「冇咗個朋友」,只係大家「有緣冇份」,唔需要執著,成為「過客」的朋友,有緣的話可以「再次成為朋友」。


最容易睇到一個人係咪一個品行端正嘅人,就係睇下一個人,對於自己冇明顯利益衡突嘅人,佢去點對對待人。見工時,對接待員有冇禮貌,去餐廳食嘢時,對侍應有冇禮貌,呢啲睇落好簡單的事,最反映到一個人內裡面嘅質地係啲乜。


套落人際關係層面,一個被人逼到去絕境嘅人係最恐怖,會無視所有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做出異於平常的極端行為,包括殺人。所以凡事唔好去到太盡,辭職又好、拍拖分手又好、朋友絕交又好,好嚟好去,我應該未死住,大家講Going Concern,Okay?就嚟辭職的朋友,喺Thank-you E-mail到,打一句「May our path crosses again」,都係對於呢段關係嘅祝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