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左翼政治的誕生,源自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暴增的財富,打擊了傳統的手工業與農業。原本在農村中男耕女織的農民們,在經濟上競爭不過工業生產力,而失去土地成為無產階級,變成必須去到城市中謀生的勞工,也就是現代的城市人,你我大部份都是這樣的人後代。當工人既辛苦又低薪,而且可以常發生工業意外,勞工們生活赤貧疾病,資本家與地主卻得到驚人的財富。
為何會有些人可以甚麼都不做就富裕,有些人勤勞一生卻一生所有,只剩下貧病與悲劇?無產階級對工業社會貢獻良多,卻分享不到成果。所以出現了進步的思潮,工業革命解放的生產力,應該是令人類都活得更好一點,而不是使人類活得更悲慘,社會應該變得更公平,而不是讓投胎決定一切。這孕育出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主張,這很快就在知識份子認同,而知識份子們透過創作相關作品(例如悲慘世界),勾發讀者特別是貴婦與母親們的同情心,形成了思潮。
這啟發了勞工運動,工會,勞工權利,禁止童工,公平稅制等思潮,有溫和的改革主張,例如孫中山也同意主張向地主徵稅的喬治主義,也有更徹底的改革主張,例如「廢除私有產權」「生產資料共享」的共產主義。十九世紀是人類開始思索社會無產階級的問題,喬治主義,共產主義,福利社會等全部都是對著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答案。
這形成了近代的左翼政治,只要有工業化的社會,就會有左翼出現。當年的左翼是為無產階級爭取權益的,他們知道工人的唯一優勢就是人數,所以他們會辦罷工,搞工會,推動普選與民主化,以使勞工代表也能夠掌握權力,參選,甚至執政。左翼知識份子們則在學校裡推廣社會主義,社會正義的思想;創作者們則創作出顯示社會不公,讓人同情窮人的文學,那就是「左派」。
最終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那就是走向二十世紀建立了蘇聯,人類有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在蘇聯建立時,其實西方的知識份子界是非常雀躍的,又盲又聾見稱的凱倫海勒便表達了蘇聯就是人類的希望,一個建立真正公平社會,讓無產階級也能夠活得像人的嘗試。全世界的左派都希望蘇聯的成功,能令全世界的勞工解放出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