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孤獨才是生命常態》

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才是真正孤獨。


不合群的人,自有方向和目標,不貪戀人群中的熱鬧非凡,不貪戀別人的笑臉相迎,活得自在又瀟灑,所以並不在意自己是否孤單。


而努力合群的人,因為害怕孤獨,害怕落伍,而放棄對自由與個性的追求,甘願隨波逐流,只為換得一分虛偽而短暫的心安理得。


最終在直面真實自我的拷問時,感到無所適從,無依無靠。


總是在別人處尋求認可,沒把自己活明白的人,越社交,越孤獨。


這好比缺水的人需要水,卻用甜膩極致的飲料解渴,結果只會是越喝越渴。


社交應當是贈予自己的一份禮物,而非硬塞給自己的一項任務。將美好體驗變為痛苦經歷,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真正為自己而活的人,不會任由內心被短暫的快樂所綁架,當他們意識到多數社交無益於獲得精神富足後,便會遠離人群,讓自己變為社交「絕緣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