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Be Yourself 的核心價值》

讓鑽石更顯價值的地方不在垃圾場。「不合理的環境不會帶給你磨練,只會耗盡你的力氣,別放任自己待在一個環境,去找到真正能讓你發光的地方吧。」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環境讓你很痛苦、工作讓你窒息,你完全可以離開它。無論你承擔著什麼樣的責任、有什麼樣的追求,就算放棄現在走的路,也不代表你就無法達成那個目標,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是自由的。

「做自己」這句話聽起來再理所當然不過,但實踐起來卻比想像中困難許多。你是否也發現,喜歡、認同現在的自己變得很困難?如果你也這樣覺得,別擔心,你不孤單。你可以問問認識的人、周遭的親友相同的問題,有多少人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很滿意現在的自己。」打從心底為自己感到驕傲。

 

為什麼成為自己這麼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對多數人來說卻很難做到。如果你靜下來好好觀察自己的行動,你會發現我們總是在為「別人」而努力,大部分的努力都是為了不辜負某人的期望,成為他人眼中「過得還不錯」的樣子。換言之,我們努力的目標看似為了自己,其實再深入探討,可能有一半以上是為了滿足他人眼中的成功樣本,而不得不這麼做。


有多久沒有好好想一想,自己正在為什麼而努力?你採取的行動與內在追求是否一致。如果你也不太滿意現在的狀態,意識到自己成長停滯卻不知道如何調整,可能是你需要重新了解「做自己」的意思。「Be Yourself」比起做自己,更貼切的翻譯應該是「成為自己」,這不應該是一種需要努力才能達到的境界,反而是「不費力」、放下人生過度的追求、來自外界的認同或期待,才能更接近原始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認知,你就是你而已,能自信、自在地展現自我,就是最好的自己。


我們活在一個無限的世界,你可以選擇你想住在哪、過什麼樣的生活、沒有所屬公司也能養活自己等,這是個愈來愈不需要委屈求全的世界。成為自己不需要改變,而是整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