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我的相片
80後香港人,旅居全世界

《錯誤分成兩大類》

投資人的錯誤分成兩大類。


第一種是無法避免的錯誤(Unavoidable mistakes)


這種狀況是說,後續的投資表現不良,是由無法預知的事情造成的。譬如在2020一月開始投資,然後馬上遇到 COVID19造成的全球股市大跌。譬如在2010年初買進英國石油股票,然後遇到墨西哥灣鑽油平台爆炸事件。這是完全無法事先預測的。


第二種是愚笨的錯誤(Dumb mistakes)


這種錯誤是投資人自身的問題。譬如對未來過度樂觀,接受了太高的股價。或對於負面消息判斷錯誤,低估其影響力。假如這位投資人的心態穩健一點,或是分析能力更好一些,可以避免的錯誤。


雖說是Dumb mistakes,但未必是都是愚笨投資人犯的錯。有時聰明投資人也會犯這類錯誤。對於主動投資要有正確的理解。主動投資勝出的機會在後者。利用他人犯下的錯,為自己帶來勝出的機會。譬如大多投資人都太悲觀,把某家公司股價壓得太低。其實沒那麼糟,只有你正確的看出。那或許就可為你帶來績效勝出的機會。


他人的愚笨正是聰明投資的可能來源。


基本上頂尖的主動投資者,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理人,大型基金等法人的操盤人,他們都一樣有著頂尖的資格、一樣強的分析能力、一樣即時的資訊來源。他們都很強。或許這次你勝出,但下次就換他勝出。少人可以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這是市場的競爭本質。其他投資人犯下的愚蠢錯誤,未必就會形成可利用的機會。因為愚蠢錯誤可能會互相抵消。


譬如某家公司的股票,有位投資人太樂觀的看待新產品帶來的營收成長。另一位投資人則從一家零售商那聽到新產品銷售不良的訊息。前者想買,後者想賣。他們就愉快的用當下的市價成交了。而其實他們兩位都是錯的。實際情況沒有前者想的那麼好,也沒有後者想的那麼差。他們的錯誤看法互相抵消,沒有對股價形成上漲或下跌壓力。這樣的錯誤對主動投資人來說,根本沒有形成可利用的機會。


其他投資人必需集體犯下錯誤,才會形成機會。譬如大多投資人都對某一家公司看得太悲觀了,壓低了股價。但你知道其實沒那麼糟,那麼這些投資人的錯誤會形成你可以低點買進的機會。有太多主動投資人自動以為自己是正確的一方,可以看得比其它投資人都還要準確。這本身就是一個危險的假設。而且,有時候,要跟著一起笨,看起來才聰明。


聰明有時像愚蠢。愚蠢有時像聰明。投資就是那麼吊詭,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那麼有意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

英文中有句諺語:「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這句話的涵義是,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具體地」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我深受啟發。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